流水账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紧张了一周的生活,打算周六周日两天好好放松一下,要做的事按计划来做。
1.早上睡到七点多,醒来,无睡意。像往常浏览优质公众号,学习优秀的别人。这也是我学习能量的一个来源。
2.参加一个线上会议。*老师要给我们27人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节课。接下这个任务,对我是一个大的挑战。当接到组长电话时,我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我愿意挑战,生活正是因为有了挑战才会更加多姿多彩。会议介绍了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任务提交的时间节点,小组分组等相关事宜。很清楚,很明白。其实,心里是有一丝纠结的,怕自己没有做过而影响了整个团队,但是即使答应了。就要好好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3.做了一顿创意的米饭。偶尔看到一个视频,讲到米饭的新做法,就是把菜炒好,和大米一起蒸。看着不错,儿子说挺想吃的。就去准备做饭的材料。到超市买了土豆、胡萝卜、瘦肉、香菇、鸡腿菇、黄瓜,回到家就开始洗,切,炒,然后一起蒸。蒸出来的米饭挺味道美极了。
4.看一场电影。朋友打电话说: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你好,李焕英》,早就听书过这个电影,遗憾的是还没有看过。答应一块去。带上儿子、另一位朋友一起观影片。很感人,回头再写影评。
5.回听一节网课。昨天晚上听过第一节网课,本来要十天时间上交的作业,我只有五天时间,因为五天后我要上另外一节课,也要完成相应的作业。所以,我要在下周的课前把作业完成。回听课,又对学习的概念了解多了那么一点点。边听课边绘制思维导图,经过这样的梳理后,框架结构很清晰,思路也很清晰了。虽然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是边做饭,边听讲座,边绘图,一举几得。
6.预习作业的教学设计已有了大框架。读了三遍课文,梳理语文要素、人文要素,课后习题等基本情况,确定每节课的目标。我人比较笨,学习东西又慢,去年每次完成作业都很难,几乎每次都是在截止时间才提交。今年稍微好了一点点。教材解读比着之前理解能力强了一些。但是有了框架之后,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要进行几重对话,与编者对话,确定语文要素,促成人文要素;与作者对话,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对话,这是课堂上的事,虽然我今年没有教五年级,没法实践自己的教学设计。但是也要进行预设,达到与学生对话的目的;与文本对话,读教材,直止把课文读成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写好教学解读,先列好了提纲。计划写2000字左右。
6.读一篇文章,作为班主任工作室的朗读打卡内容,明天该我值班了。要提前录制好,这样明天可以早早地分享给伙伴们。
生活不仅是柴米油盐,也有诗和远方。这就是我周末的一天。家庭,带娃,学习几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