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身房的人发的朋友圈:
王菲49岁,周迅43岁,
多年以后,你终会明白,
你手上那万把块钱,
对于岁月,真的不算什么。
心里咯噔一下。想想也是哈,只因我们活在当下的圈子,身在庐山,被其中崎岖道路所阻碍,盘缠不够,又看不到远山,只能是放弃周边的风景,埋头前行。把我们抽离出来再去看当下的话,很多事都不是事儿,我们会舍弃很多无用的东西,去以更简单直接的方式寻求那个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
国庆回家,最大的感受是朋友的变化。他本是明年就结婚,在家里已经买了房,安安稳稳,我觉得他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相比于北京,要更安逸。他告诉我,自己开了个小店铺,雇了个人来照看。他和女友照样有着自己的工作在做,下了班或者周末会过来看看这个小店。我听完很是吃惊,也好生羡慕(朋友之间不存在嫉妒)。
有自己的工作,还能挣点外快,管理下自己的小事业,简直就是理想生活啊。
如果自己全心投到一个小店上,只是负责看这个小店,你的心会变得很焦躁,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是生存问题。可是现在还有主业,这个叫练手,下班后还能兼顾,挺好。
他并不是什么都不管,前期工作都是自己来弄的,相对稳定下来才雇人来做的。自己对每日营收、供货都比较了解。这种情况下雇人是比较合适的。
你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人。朋友在吃饭时候一直问我,北京有没有什么好项目?我没留意,真心的。别人在想方设法挣钱,而我真的一无所知,或者说没这个心思,不敢迈出这一步。你以为别人原地踏步或者进步较慢的时候,别人却已经领先你了。局限你的从来不是城市这种地理位置问题,而是你的思想以及把想法付诸行动的勇气。
如同我开始码字,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不管每天写的多烂,一定要坚持写。在不能篇篇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先让自己保持写的习惯,然后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这过程真的很痛苦,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打退堂鼓有千万个理由,具体的不再举例赘述,要坚持下去却往往只有一个理由。总要有一件事情是做得成的吧。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如同入职一个新公司,刚进去时是适应期,先适应工作内容和熟悉环境;到工作顺手了就该追求更高的质量,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完成的完美;然后会进入倦怠期,熟能生巧之后好像没什么意思,然后你需要不断自省,定新目标,调整自己,然后更上一层楼,这时候你可能变得资深或者晋升管理岗。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这个意思。要求、目标、眼界都是一步步的提升,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拔高的,不是一下子冲上天。所有的现在的在经历的都是一种学习和积累,为你以后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做预防措施。当新的危险或者困难来临,我们依靠经验或者之前积累的思维方法去寻求突破,成功过关。
趁你现在有时间,尽最大努力做你最想做的那件事,过你最想过的那种生活。下一刻你可能想法就不一样了。能实现愿望的最好时间就是现在。
也许我们始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用什么方式去生活,这个世界永远比你想的要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