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忆佳人

图片来自网络


她的文字,冷傲倔强,忧国忧民,不落俗套,婉约中不失风骨。她一——李清照。

1

初识李清照是在她的《如梦令》中。 小令记述的是一个黄昏喝多了酒出去玩儿。天晚了也不想回去,结果。误入莲花深处惊起了一滩鸥鹭。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温婉大方,初显出词的才华,锋芒初露。她的两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让大家记住有这么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再识李清照,她已为人妻,词中少了少女时的单纯,多了份缠绵与相思。"春风十里不如你,为君倾尽温柔″"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缠绵不尽,相思不断,幸福其实很简单,此时的李清照词已达到人生高峰。称"易安居士″虽为女儿身,却有一颗报国心。之后人生起落浮沉,境况愈下。最后那些年,李清照的文字里满是西风的痕迹。

图片来自网络

2

父亲很宠爱她,少女时代,当别的女孩子待在闺阁绣花。她的父亲却因为她喜欢读书给准备了笔墨纸砚,她饱读大量诗书,所以才有了她的才情。她是幸运的,有这么位开明的父亲。也因为她的文才,认识到了她的夫君,太子学的赵明诚。两人心心相惜,虽有波折但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生活幸福着,甜密着,但也分离着,相思着。当时赵明诚虽家中富有,但钱财仍父母保管,他又没有入仕途,仍需依靠家中,赵明诚喜欢收藏。一生收藏无数,可几经辗转,也所剩无几,编写《金石录》。后来赵明诚入仕途,可身为文人,官场波折不断,他们聚少离多,虽有分歧,但也冰释前嫌了。来日并不方长,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在建安3年8月18日离世。岁月并没有善待这位才女,战乱中她为了不再漂泊与张汝舟结合,生活并不如人愿,张汝舟就是人渣,他看中的是赵明诚留下的收藏。生活再一次地把她伤害。

图片来自网络

3

诗词如她,硬气如她,会与时光把酒言和,却不会在生活面前悲悲切切。所有的凄清,都交给了平平仄仄的句子。

图片来自网络

李清照,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开阔的眼光,无与伦比的天赋,终于没有被岁月淹没,成了名副其实的婉约词宗。那个秋天,绍兴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离开人世,些许凄凉,些许不舍。西风萧瑟,黄叶满地。她蓦然转身,去得了无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藕香残玉簟秋——千古词宗李清照(上) ---公孙尚 仲夏,初秋,残花轻上,浓墨满园。读着宋时的词字,学着他们落笔...
    公孙尚阅读 2,996评论 1 40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
    孔庆羽阅读 1,560评论 2 18
  • 说起李清照,很多人可能都是和我一样的印象:中学课本里那个“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悦来成长阅读 2,296评论 3 20
  • 最近开始画黑白图案 这是第一张临摹练习 画黑白花画虽然很耗费时间 但是可以静静坐下来一笔一笔慢慢画 倒也觉得很...
    寻浔妖夭阅读 354评论 0 4
  • 今晚月明洒银光,夜如白昼景非常。 忽然披上红盖头,吴刚嫦娥闹洞房。
    老槐树阅读 32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