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芬 原创分享第26天,《好好学习》读书分享
前面讲到,学习要放慢速度,以来放的积极的心态,发现临界知识,深度思考,打通知识的阻塞,融会贯通,才能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习达到影响我们行为习惯的效果。
这一节讲的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方法。首先澄清,学习的本质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学习知识,其实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如何学习呢?书中说,学习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就是复盘我们的生活。以生活为教材,学习有三个方法。
第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而反思帮助我们发现错误,矫正行为。书中介绍了写反思日记的方法,很值得自己去认真看一看,还有几个词让我想再深入了解,“损失规避效应”、“对标管理”、“名誉保护激励机制”和“七个习惯”。
第二,以教为学。这是我比较赞同的,当老师想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时,不得不自己查找很多资料,彻底融通之后才能讲的清楚。因此,以教为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刻意练习。提到刻意练习,不得不说“心理表征”。针对心理表征,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如果从意识层面解释,刻意练习就是通过不断的联系,让一些行为习惯达到“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从大脑神经元来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练习在某些单个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通路”,在各种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以生活为教材,作者提出了三个技巧。第一就是记录,如实的记录事情过程。为什么要如实呢?心理学上有个概念“认知失调”,指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而是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作者在书中说,记录的时间越长,越能对比发现要提升的地方。
第二,记录之后,我们要定期回顾。回顾不仅增加生活惊喜,还可以让我们记录和反思的价值倍增。有周回顾,月回顾,年度回顾。书中介绍一个小知识,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
第三,付费购买。想要快速的提升,就需要尽可能多的增进认知的深度。我们一个人的努力是有限的,但付费购买,能快速的让我们和更优秀的人建立联系。买书,买学习工具,还可以买时间。
想了解更多,请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