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学过的东西都好像过眼的云烟,明明很理解了,但生活却依然照旧。或者是,学过的东西当时觉得自己记得很清楚,但没过多久就忘的一干二净了,自己费神费力却好像弄了个竹篮打水,搞得自己都没有信心掉了。相信这样的苦恼有很多很多,我自己也是,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一个好好学习的作者强烈推荐的一种思维工具,那就是反思。只要学会了反思,那些问题全都不是问题,不仅能够学得举一反三,还能学到唇齿留香~
说的有些夸张了,但是反思这个工具对学习能力开始,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程度的帮助,让我占用大家的一点时间来说一下好好学习的作者对反思这件事的看法。
在我国实行的是9年制的义务教育,之后再加上高中、大学、研究生之类的我就先不算了,去掉老的,不算小的,基本都有9年的学习时间打底,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一个一脸蒙逼的状态,在我看来学习不就是学习吗?还能是什么…最多就是加上一个将你的变成我的这种强盗逻辑咯^_^,但是好好学习的作者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作出的,而我们所有的观点和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实际上是活在自己认为的真实世界里”,在心理学上对这个现象定义为主观世界,就是说我们会对身边的所有事物作出定义,包括行为和未来,而这种定义就是一种假设。就好比你要不要向一个人打招呼,如果你假设这个人会回应你,你就会主动的和他打招呼,如果你假设他不会或者可能不会回应,你也就不会主动去打招呼了。
思考肤浅,也是某个错误假设下的行动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作出合理的判断。
好好学习的作者认为,学习临界知识最好的教材,就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向外求,不如向内求。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为什么反思这个工具那么重要了吧,不反思,你哪里去找那么多教材^_^。
当然好处不止如此,但首先我要说一点,有些人把反思和反省认为是很不好的行为,认为只有坐错了事情才需要去反思和反省的,像我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反思和反省呢,我就是要一路高歌向前进,这种小家子气的工具你自个儿留着用吧!这种想法可要不得,古人云:日三省吾身。这种连古人都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事情,你一个现代人想法咋这么偏激呢?当然还需要说些有用的,反思能够带来正确和及时的反馈。在《一分钟经理人》里有一个这样观点: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反馈是什么?你按下了开关,电灯亮了,你吃了午餐,肚子饱了,你学习了公式,立马就会解题了。这些通通都是反馈,它能让你知道行为带来结果,而你会根据得到的反馈对你的行为进行更改、保留以及规避的处理。说的有些复杂了,简单的说就你你考试考砸了,挨了父母的一顿男女混合打之后,就知道下次应该考好一点以避免这种混合双打式的遭遇。
但是现实当中,反馈经常是带有延迟性的,就好比你在沐浴时调水温,只是延迟了十几秒的反馈却让你很难调到适合的温度。但更多的事的反馈却来的更晚,你学习某种知识,得到反馈可能是几个月后,你做某件事情,得到的反馈可能在一年以后。而且经常还伴随着多种事件的反馈交织在一起的情况,就比如你的女朋友生气了,你就搞不清她是在生你的气,还是被工作的事情搞的一肚子火,总之这个火看上去是要撒到你身上没跑了。
总之,只需要明白被动式的去接受世界给我们的反馈是很困难的,伴随的延迟和混希总是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反思呢,就是自己主动出击,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主动的去获取一个及时而且正确的反馈,这个反馈能让我们正确的去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接近客观事实。也没那么复杂,就是你被混合双打后,你要明白你为什么会考砸了,是因为自己本身实力有限,还是这次考题跑的没边,大家都考的这么差。不过不管怎么样,这顿打是白挨了,争取下次能够避免这种痛的领悟~
篇幅太长,关于如何进行反思的技巧作者也提供了方法论,这些就放在下次再说了,下次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