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这是钱钟书先生的话。他一语道尽了人与岁月的争斗。
2015年10月4日,我与顾总相约从杭州汽车北站出发,以自行车代步,一路骑行至临安,再返回杭州市区。
顾总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因为形象气质都与《灌篮高手》里的那位安西教练完美契合,所以又人称“安西教练”。他是个小骑手,为了控制体重,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蹬上个二三十公里,一日微信聊天得知他国庆想搞个大的,独自骑自行车从杭州市区出发到临安再返回来,整个行程180余公里。那时不怎么运动的我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自告奋勇的向他提出愿与其同行,本就孤身一人的顾总欣然接受了。
那天一早7点半,我口袋里只揣着手机与少许现金,便轻装上路了。
刚开始时,俩人并排骑行,一路欢声笑语。骑行到瓶窑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体力的不支,顾总陪着我停下来休息了一下。其实他因为平时锻炼得比较多,此时根本就很轻松的样子。为了不拖延进度,没休多久我们又上路了。
又骑了10多公里,我已经跟不上顾总的速度了。我对顾总说:你按照自己的配速骑吧,不用管我。顾总回道:不行,我们一起来的,怎么能丢下你一个人。
好吧,我们继续上路。
快到百丈了,这是段山路,上坡时我实在使不上劲了,只好下来推行,下坡时尽量放慢车速滑行,以给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顾总还是在前面匀速的骑着。
这段旅程行至此处,便没有回头路了,因为即便回头,等着你的还是那来时的80公里。
我的体力已经完全跟不上顾总的速度了,在我的坚持下,顾总自己上路了。我在后面以步行的速度蹬着。
行至临安时,天色已暗,但看看时间,才下午5点多。不好,要下暴雨了。
果然,没多久,大雨倾盆而下,我们没有带雨衣,幸好路边正好有一间小卖部,买了两件一次性雨衣,披上又继续赶路了。
风实在太大,我的雨衣根本遮不住雨,浑身都湿透了。但是风雨并没有停下我们的脚步。我让顾总别管我,以我的速度,怕是得到深夜才能到家了。顾总这次听了我的,以来时的速度往家里奔去。
此时的我早已忘记疲惫困乏,心理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到家,完成这次该死的骑行。
那晚到家已是晚上10点。
其实,我之所以选择与顾总一起完成这次骑行,就是想锻炼下自己的韧性。
事实证明,后来的每一次想要放弃在做的有意义的事时,都会让我想起这一次骑行。
陈坤发起过一场叫做“行走的力量”的公益项目,倡导通过“止语”行走,内观自我、提升自己的内心力量,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
如果说“行走”是一段人生,有人会选择一开始就放弃,有人会不按规则出牌,也有人会咬牙坚持,不管如何都是自己的抉择。
而现在的我,又一次的踏上新的征程了——从我熟悉的领域跨入了另一个注定铺满荆棘的旅途——寿险规划生涯。
这一次,我身边有两位非常优秀的领路人——新华保险的严总与大都会的振源老师。
而这两位就好像是当时的那位伴我同行的“安西教练”。
而寿险之路又恰如那一次骑行,开始了,就不会再有回头路了。因为你得为相信你并在你这边投保的每一位客户负责。
中间一定会有各种上坡、下坡、瓶颈期,但这一行最棒的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你身边都有一帮支持你的家人在背后用尽全身力气挺你,而你也总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加油吧,一起骑行在路上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