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复习了执行力差的内在关键因素是因为三种脑的不了解和错位应用带来的。
那么对于大脑的应用就是以后要长期打磨的重要技能。
对于脑部运行的规则的不了解带来了混乱的管理和应用。其实对于人类大脑的这个“黑箱”的研究在没有现代科学之前就比较深入了,也就是文章中李笑来老是提到的苏格拉底、拉斐尔等人的惊人直觉。只不过借助现代的科学原理更加清晰了人类大脑的管理机制。
对于理性脑来说,只有在情绪脑和本能脑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才开始工作,而且刚开始的解决方案肯定不会太完美,那么就会受到其他两者的反馈,然后给出新的解决方案,直到当前的知识存量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来为止。
再回过头来看执行力这个概念,执行力差表现在对想要达到的目标的经常性的中途放弃。
对于三种脑的不了解以至于理想脑想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情绪脑不能和本能脑很好的配合执行,而是根据之前的习惯来处理事情。而且由于距离供血系统近的缘故执行的也比较快,也就导致了这个过程的建立是需要三者不断配合才能达成的。而这个过程一旦建立,你也就养成了一种心得习惯,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你也就变成了新的物种。
就拿经常写作的人来说,其实这是一个符合三者一致性的例子,理想脑知道写作的好处,情绪脑能够获得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会更加的减轻每次写作的阻力,而本能脑更由于良好的反馈而变得越来越高效。把人比作一个系统来看,写作就成了比较容易内嵌的一个软件。
从其他方面也能分析出养成一个习惯的不易程度和执行力差的部分原因,但是这种从人类生物构造方面来分析却是直达问题的核心本质,就像仿生学制造的飞机怎么都不如运用空气动力学制造的飞机那样飞的更远、更高。
用“软件”去模拟“硬件”的功能,终究不如将一部分已经成熟的模块转化为“硬件”,将更多的资源去更新“软件”,这样才能从一个物种慢慢进化为另一个物种,也就是进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