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厌女》的精华内容。
A1、厌女症的成因,性的双重标准。
1、男人为了成为性的主体,而将对女人的蔑视深植于自我确认的核心,这就是厌女症。
2、但是,这种厌女症有个致命弱点,即男人也有母亲。公然侮辱生下自己的女人,会引来对自己出身身份的精神危机。
如何一边蔑视女人,一边保证自己出身的高贵呢?男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性的双重标准。
比如,男人好色值得称赞,而女人则以对性的无知纯洁为善。
结果就是,性的双重标准将女人分为两个集团。即,“圣女”与“荡妇”。
自己的母亲妻子,是不可亵渎的圣女,情人娼妓则是充满欲望的荡妇。
A2、为什么喜欢女人的男人有厌女症,甚至女人本身也有厌女症等社会现状。
1、喜欢女人的男人有厌女症, 那是因为“女性蔑视”“女性憎恶”。他们只是女人视为泄欲道具。
2、厌女症之于女人,即为自我厌恶。
于是,有些女人选择成为“女强人”,抛弃女性特质,以被男人当作“名誉男人”来对待,这是一种向上走的策略。
另一些女人,选择成为“丑女”,这样就可以自动退出“女人”的范畴,从而逃脱被估价的“女人”身份,这是一种向下走的策略。
这两种女人都会骄傲地宣言:我可不是一般女人!
A3、我们该如何超越厌女症。
超越厌女症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女人的路径,一条是男人的路径。
1、许多女人, 正是因为知道了何为厌女症,才对此感到愤怒和痛苦。
人在成为女人的时候,要先将“女人”这个范畴所背负的 历史性的厌女症姑且接受下来。如果满足于这个范畴所指定的位置,那么“女人”就诞生了。
可是,女性主义者,就是对那个指定位置感到不满、对厌女症不能适应的人。
所以, 不存在不是从厌女症出发的女性主义者。做一个女性主义 者,就意味着与厌女症的纠葛和抗争。
有时会听到有女人号称“我从来没有拘泥过自己是女人这回事”,这种说法其实应该翻译成“我一直在回避与厌女症的正面抗争”。
将“女人”这个强制的范畴改变为选择,女性“解放”的关键应该就在其中。
2、另一条男人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写过,厌女症就是男人的女性蔑视和女人的自我厌恶。
简而言之,就是不要攻击弱者,包括自己,不要让欲望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把女性当做天然的下等人。
Q2、作者上野千鹤子的真实创作感悟。
A1、她在完成创作后,说了这样一段真实而痛苦的话:
社会学学者的职业,是一种冤孽。
因为我选择的研究课题,并不美好温暖,而是让人愤怒无法容忍的现象。
A2、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了探究现象背后的谜底,我着了魔似地投人其中。当然,在我陷人的过程里,自己也得品尝不愉快的滋味。
A1、上野千鹤子在完成创作后,说了这样一段真实而痛苦的话:
社会学学者的职业,是一种冤孽。
因为我选择的研究课题,并不美好温暖,而是让人愤怒无法容忍的现象。
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了探究现象背后的谜底,我着了魔似地投人其中。当然,在我陷人的过程里,自己也得品尝不愉快的滋味。
这本书,对作者是不愉快的。同样,对于读者,无论男女,尤其对男性,会带来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吧。因为书里论述的,是众人不愿正视的一个现实。
而我,就这样一个现实,用了整整一本书,从头到尾,不厌其烦地谈。被迫阅读这样一本书,当然不会愉快。
A2、一本著者写得不愉快、读者读着不愉快的书,我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因为,无论怎么不愉快,我们不能闭目不见的现实,就在那里存在着。
而且,还因为,我们同时也懂得,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我们知道了那个现实,就有改变它的可能性。
如果你读了这本书感觉不快,那无疑是因为你知道了什么是厌女症。
无论同感还是反感,我都希望这本书能引起反响。我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
S、《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学者、日本女性学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