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即把自我一方面当作主体理解,它能够认识客观现实和自己,另一方面又把它当作活动对象或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我”,它是生理的、情绪的、智能的、意志的特征集结于每个人自身的独特表现,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个体生活历程的写照。
“自我”是人的属性,它存在于有目的有意识的主体之中。正是它推动着人不断地劳动,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去追求长远而崇高的目标。
人的自我意识来自于社会性互动。库利的“镜中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我想象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米德接受了库利的理论,他指出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的社会过程而得到发展的,但自我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即个人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
主体我执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活动;客体我是自我的对象化,自己把自己作为心理对象,通过这面心理镜子看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要求和他人的看法。但客体我不完全是一面镜子,不完全是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等,还有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期待等等;客体我是由他人眼睛中(来自他人)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头脑中(来自自己)的自我形象两部分构成,前者叫他画像,后者叫自画像。自我的本质是对自他关系的处理以及对个人同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就这样,自我通过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相互作用以及客体我中自画像和他画像的相互作用,维持和不断完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清醒而又完整地看到自己、理解自己。
自我意识在个体身上发生和发展,形成着稳定的对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态度,以完整、系统的形成存在着,担负起人的内部世界以及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协调工作。它指引和确定行动方向,规划如何去做,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纳入到自我意识之中。人格的铸造自始至终是通过自我导向、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实现的。
所以,要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通过与自己条件相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通过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评价自己。
要发挥自我体验功能。通过自我体验的激励和鼓舞的力量把所定的目标内化为需要和信念,并推动整个身心投入到实际行动中;通过自我体验的功能,制止不良行为。
要强化自我控制。要意识到社会的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要求准则,激起自我控制动机;能准确地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有关的知识,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18.11.03《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