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学时代起就爱读李白。可能因为登在小学的课本中李白的诗居多,也可能是由于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而且与其他人作的诗的相比较,理解起来稍容易一些。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我接触的第一首古诗就是家喻户晓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我当时年纪不大,但这首诗的意思也能猜个大概,这在当时我所处的学生时代而言是相当有帮助的,回想起那段时光,在考试时谁不想考到李白的诗呢?当然了,对我来说,李白的魅力可不止于此!
他的诗,因为文字简单,大人小孩都能体会他的心境;因为情感深刻,每次读都能读到不同的境界。据史料记载,李白为人爽朗豪迈,清高傲岸,但也有世俗的一面,他的写作中透露着理想和自由,但也流露出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的思想。其写作思想荟萃于他的现实遭遇,或潇洒,或苦闷,或欢乐,或悲伤,因此读他的诗,我常常会被拉入虚幻,身临其境。
李白的一生,算是命途多舛,早年天才,青年失意,中年得志,而后便是颠沛流离,牢狱之灾,重获自由后便赋歌而终。
虽然命运多次和他开玩笑,但他仍旧迎难而上,其诗篇仍旧充满着无可比拟的浪漫主义气息,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既想象丰富,又意境奇妙。李白寄情于景,借物喻人,在诗中塑造自我,表现自我。在我的印象中,他热情豪放,傲岸不羁,天真烂漫,高度自信,他不屈服于命运,一腔壮志比天高,《寻李白》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段描写再适合他不过。
他的生活经历太丰富了,所以写作的素材很多,作诗常常是有感而发,遍地留名。我在深入了解李白的诗后感到吃惊,目前全唐诗中收录了大概有一千多首他的诗,而且还在陆续发现并进行填补,之前我觉得李白说自己曾有万首诗是酒后豪言,现在看来他应该没有撒谎,可能真的有很多诗作没有流传下来,如果是这样,是多么遗憾的事呀!
我还记得在《望天门山》中,当李白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看着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又回想起自己的雄心壮志,他高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当时年少的我还不是很理解李白的意境,现在才发现,“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激荡回旋的惊心动魄,是人生路上的不可阻挡。李白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拥有势如破竹的自信,勇往直前击败前进道路上的敌人,是生命里最有气势的时刻。
“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在跌倒时的立刻爬起,在失意时的重拾信心,在疲倦时的突破自己,在犯错时的勇于担起,在胜利时的乘胜追击,在成功后的不忘初心!
……
在我贫困的童年时代,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踽踽独行的青年时代,我还能一直知难而上,挑战生命的桎梏,因为我相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其意境永远不会消逝,只要我们不放弃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