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庐医话》: 济肺真义
文 | 观心居士
人的左肺,真阴主之。 人的右肺,真水主之。
人身真火若壮、大阳若充,则真阴得运。真阴生真水,真水上济于肺。此是济肺根本要义。
大阳不充,则真阴不运,真水则无以生济。
阳强于阴,真阴受煎,则成痨。阴强于阳,真水失济,则成萎。故左肺主痨,右肺主萎。
济肺之品,地黄可入左肺,生助不足之阴。天门冬可入右肺,以生真水、济枯萎。
然隆冬时节、火虚寒人、幼童,均不宜服一切寒、凉、湿品。幼童若行阴品也不可稍多,极微则已。因幼童稚阳之体,稍服阴品极易失阳,而致虚阳上浮。
肺症如果是外感肺寒,应当施以伤寒之法,以麻黄汤宣肺散寒。
如是热病急症,肾水急衰,阳明与肺,通火通毒,则必以石膏、栀子、淡豆豉向外透发火毒。
此均属伤寒一门,用药施治,均与慢病调养法度相异。慢病与伤寒病用药若混滥使用,徒使有害无益。
譬如当今广泛流行以逍遥丸“舒肝解郁”,其药本来只宜权用一时,作热实急症的伤寒科药物,而当今将其广泛用之于慢病调养,乃因医生之医理、药理皆不通,其用法和后果,均恶劣之至。
古今均有大量医生曲解伤寒门本义者,竟将四逆散之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用作调养慢病,此等用法之恶劣,世间庸医莫能出其右者。
中医大系,亟须厘清伤寒与慢病二门,以避免急症施慢法、慢病施急法(伤寒法)的混滥之害。
慢病体系的济肺法门,也常为俗医所误用。
或偏调偏补,枉顾阴阳大义。例如用秋梨、川贝、百合、沙参等寒品,强作润品以轻易使用或常服。这也称为以寒代阴,此是俗医理路不明之怪状。
其不知滋阴当以地黄为正治。真阴生真水,乃根本大义,人若真阴得以滋养,真水自可复生。
病人若真水枯涸,右肺成萎,即天门冬此等壮水纯品,亦是暂用为水引子而已,用之频数,其凉性亦损肺肾之阳。
济肺本义,除求之真阴,亦同求于真阳。阴阳得以互济,真水乃能上济于肺。
俗医不通阴阳法度,不辨伤寒、慢病之分,辄作以寒代阴、以燥代阳。其不知惟火壮方可生阳。
徒以种种姜、桂等种种客阳客火,细辛、半夏等燥品长以代阳,终不能求其根本。
又有俗医望文生义,畏火如狼。不知真火真阳之本义,健康之体必乃真火常燃。真火正药,惟乃附子。除此以外,世间并无能壮人真火正阳之物。
但附子应用,有一大宗经验法度,知见不充分不应轻用。
肺与人之肾呼应密切。阴阳为肺本,肾为肺之母。
肺若失肃,必累及肾。肾若失固,必损及肺。尤虚人阴阳薄弱,因燥食、温风而肺受燥者,其肾气亦必受燥。
人之真阴,发于左后腰处真阴结穴,而内守于左肾。人之真阳,发于右后腰处真阳结穴,而内守于右肾。
肺气由阴阳定。肾气亦由阴阳定。五脏皆由阴阳定。阴阳以正五脏,以安五脏。然五脏之盛衰,又能反影响及阴阳。
人之伤寒与慢病,均是直接体现在肺, 俗医不辨伤寒与慢病之别者,不识阴阳用药法度者,切勿生搬硬套,混滥治疗体系,此一大诫也。
日记本
相关推荐
万物皆可入药
阅读 195
诊脉咋能看出如此多病
阅读 153
《马氏温灸法》||一、灸治要诀
阅读 184
肾气足,脑子清
阅读 1730
阳气-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阅读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