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曹雪芹与金庸既有许多相同更有许多不同。比如两家都是读书人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编过《全唐诗》,金庸祖上是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
相同的是,两人渐渐长大时都是家道已然中落,只不过曹家遭遇的是抄家之祸,金庸家里尚称小康,还有若干著名亲戚,比如他的表哥是徐志摩,表姐夫是钱学森,姑父是蒋百里,他的同族兄弟还有诗人穆旦和教育家查良钊。
但这二人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比如曹雪芹是由富贵急转入贫穷的,从前是吃过见过经过看过的,所以写起富贵人家的日常来也格外得心应手。
而金庸出身中产小康之家,以武侠小说出名,若说到描写富贵景象么,一来作品中所涉不多,二来较之曹雪芹也的确见识有限,毕竟普天下接过驾的人家还是不多哒。
从书中人物描写上,便可见两人在此方面的差别,此处不用差距来形容,是因为两人作品大可归于不同领域,如要求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如《红楼梦》这等世情小说一般,纯属无稽之谈。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片段之王熙凤出场,通过一系列的人物配饰描写,将一个管家奶奶的风光写的跃然纸上,让读者皆有如在面前之感。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甲戌侧批:头。】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甲戌侧批: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甲戌侧批: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我小时看这段话时,真个是看的口舌流涎,毕竟小姑娘都喜欢漂亮首饰不是。而且在曹雪芹之前,未见有作家对主人公描写如此之精,如此之细。
比如朝阳五凤挂珠钗,通行的解释是王熙凤所戴的凤钗是五凤形,凤口各衔一串珠串,故名“朝阳五凤挂珠钗”。这种深入细致的描写,非亲历者不可为也。
相较之下,以武侠小说闻名的金庸先生在这等细节描写上便略显粗放些。
金老先生笔下不乏公主、贵妇、掌门、教主等尊贵人物,如长平公主、建宁公主、南院大王萧峰、任我行等人,但金老夫子在给人物选择配饰时,最喜欢用的道具便是一颗或数颗明珠。
似乎书中的女主角、女配角,甚至男配角们钟爱且使用的唯一饰物便是明珠一物,确切说是在描写富贵景象时,作者最喜欢用的道具便是一颗或数颗明珠,此处试举数例为证。
《雪山飞狐》中胡斐家童出场:
众人见了这两个童儿的模样,都感愕然,心中却均是一宽,本以为来的是那穷凶极恶的“雪山飞狐”,哪知却是两个个小孩童。待这两人走近,只见两人每根小辫儿上各系一颗明珠,四颗珠子都是小指头般大小,发出淡淡光彩。熊元献是镖局的镖头,陶百岁久在绿林,识别宝物的眼光均高,一见四颗大珠,都是怦然心动:“这四颗宝珠可贵重得很哪,两人所穿的貂裘没一根杂毛,也是难得之极。就算是大富大贵之家,也未必有此珍物。”
《鸳鸯刀》中女主角萧中慧出场:
那少女笑道:“原来你们要抢我坐骑去送礼。嗯,这个容易。”说着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说道:“这只金钗给了你们,钗上这颗明珠很值钱,你们拿去作为贺礼,萧老英雄一定喜欢。”说着一提马缰,那骏马四蹄翻飞,远远去了。
盖一鸣持钗在手,但见钗上一颗明珠又大又圆,宝光莹然,四侠虽然不大识货,却也知是一件希世之珍。
再来便是《天龙八部》中的神仙姐姐:
当下四周打量,见东壁上写着许多字,但无心多看,随即回头去看那玉像,这时发见玉像头上的头发是真的人发,云鬓如雾,松松挽着一髻,鬓边插着一只玉钏,上面镶着两粒小指头般大的明珠,莹然生光。又见壁上也是镶满了明珠钻石,宝光交相辉映,西边壁上镶着六块大水晶,水晶外绿水隐隐,映得石室中比第一间石室明亮了数倍。
说到富贵荣华,当然少不了元朝当权王爷的掌上明珠——赵敏郡主:
再向前看,只见一张铺着锦缎的矮几之上踏着一双脚,脚上穿一对鹅黄缎鞋,鞋头上各缀一颗明珠。张无忌心中一动,眼见这对脚脚掌纤美,踝骨浑圆,依稀认得,正是当日绿柳庄中自己曾经捉过在手的赵敏的双足。
还有郭大小姐郭芙:
武修文连讨三个没趣,讪讪的很是不好意思,定睛瞧时,只见她身穿淡绿罗衣,颈中挂着一串明珠,脸色白嫩无比,犹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来,双目流动,秀眉纤长。
因为郭大侠自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家日子自然过的有些紧,定不会左一套右一套的给女儿们打首饰,所以郭二小姐的首饰也有限,同姐姐一样,照例还是颈中一串明珠。
再看郭二小姐郭襄出场:
这少妇身后跟着一男一女,都是十五六岁年纪,男的浓眉大眼,神情粗豪,女的却是清雅秀丽。那少男和少女都穿淡绿缎子的皮袄,少女颈中挂着一串明珠,每颗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众客商为这三人气势所慑,本在说话的人都住口不言,呆呆的望着三人。
举这些例子,当然不是说金老先生在人物描写上不及曹公,毕竟两人所写小说种类上便大有不同。只能说曹雪芹不愧是真正吃过见过,经过看过的,所以下笔写来,也格外真实、生动。归根结底,主要在于人家有生活啊。
比如《红楼梦》后面贾府没落时,凤姐应付宫中太监的勒索,叫平儿拿了东西去典押处的描写:
平儿答应了,去半日,果然拿了一个锦盒子来,里面两个锦袱包着。打开时,一个金累丝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石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庚辰双行夹批:是太监眼中看、心中评。】一时拿去,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凤姐命与小太监打叠起一半,那一半命人与了旺儿媳妇,命他拿去办八月中秋的节。
虽然穷了,但还是有莲子大小珍珠的,令读者从细节上就可看出世家与寒门的不同之处。而自曹雪芹起,这种以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叙述方式便被大家广泛接受并积极应用起来,这方面我们在张爱玲等众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曾读到过,不必多说。
正文已毕,再来闲话几句。自金老先生过世以来,网上有关金庸的纪念文章一直连绵不绝。或许是因为看的多了,某日清晨梦中忽然有了上面这些想法,还在脑中叮嘱自己,别忘了写篇文章来说这个。不知这是否算是从侧面证明了人在梦中还是有思考能力的。
此时尤记,在梦里我还伤感的想到,曹雪芹和金庸,一个是著书西山贫病而死,一个是靠着自己的一枝笔支撑起一份报纸,实现了文字变现。他们两个人最大的区别,是生活时代的不同。所以事实证明,还是生在新时代的人更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