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的春风刮起来之后,这股风便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而做为立国之本的教育自然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言犹在耳,“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提案又重磅来袭,刚被告诫“不要只看见“学生”看不见“人””,现在又被指示要在所有“人”身上寻找那个“学生”的基本“模型”,强化适应需要的“共同素养”、“必备能力”的培养。
说实在话,这一波波的革新是给我们的工作平添了许多负担,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当然也是好事,所谓“坑多了不愁”——教育上的新问题的确是层出不穷,而这些理念的提出与研究正是国家和权威部门帮广大教师架桥铺路,防止被“坑”的。而我们当然要与时俱进,所以就得跟从指引仔细看清楚哪里是“坑”,哪里才是“路”,哪里要架“桥”。
新理念与旧理念之间如果衔接不好,无形中也可能挖下一个“坑”。比如,以前我们常用来讲因材施教的例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的教导貌似不同,但无论是鼓励谦虚谨慎的冉有,还是给踌躇满志的子路“泼冷水”,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让他们可以顺利地实施“正确的主张”,而他们各自的风格无疑才是引领他们通向成功的内驱力核心。
然而若按照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理念,冉有的优柔寡断和子路的冲动鲁莽都是要坏事的,因此为了规避走出去不平稳,首先要致力于补齐短板,然后才能接过“正确主张”的令牌。
这样的思路很容易把我们引向整齐划一的误区。没错,谨慎和果断都是前进路上的必要保障,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走在两条路上,试想如果让冉有走上快车道,让子路走上慢车道,那两个人的优势都无法发挥,一个会紧张死,一个会急死,都不会获得良好的体验,走得顺畅。
所以素养并不能像营养食谱一样,可以给出一个“均衡”的菜单,让每个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搭配,获得一个完善的、基础的素养构成。
不要说人无完人了,即使在此意义上培养出一个“完美”的人又能怎样呢?他能时时正确吗?
岳飞比朱元璋更符合核心素养观的理想吧?可是最终把胡虏赶出中原的却是朱元璋而不是岳飞。而岳飞,即使重生十次,风波亭的历史恐怕也不会改写——因为岳飞是决计不会“造反”的。
所以什么事还得什么人来,离开了具体的人谈核心素养,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我们通过教育所要做的,应该是让每个学生独具的核心素养尽可能地发出光辉,更好地提携他的整体进步,尽量不让短板影响“盛水量”,而不是非得让短板的长度达到什么标准,毕竟还可以通过改变桶的形状(不做圆形)和装水的方式(将桶倾斜)来获得最大限度的盛水量,这个问题长板理论不是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吗?
所以在任何一个方面求全责备,都同样是一种揠苗助长。
让我们因势利导,助不同的鸟儿用自己的姿势翩翩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