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玄德携民渡江的情节无疑是极为动人的一幕。当曹操大军压境,刘备在军事上节节败退,却依然坚持带着襄阳等地的百姓一同撤离。百姓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跟随刘备艰难前行,每日只能行进十余里,如此情形,让刘备的仁义之名深入人心,一举奠定其仁慈之君的主旋律。然而,刘备此举真的仅仅是出于善良吗?我们不妨从当时军阀割据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来深入剖析。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与动荡,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经繁华的北方地区,民生凋敝。东汉顺帝时期,冀州人口多达500万,可到了曹操占据冀州后,人口竟仅剩30万,即便如此,冀州仍被称作大州。当时北方农村呈现出“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混乱局面,农业生产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农民们为了躲避战乱与饥荒,四处逃亡流徙,饿殍遍野的景象随处可见。饥饿不仅成为当时严峻的社会问题,更在兼并战争中,让各方势力因粮草匮乏、人心离散,常常不战自败。
面对这样的困境,曹操的部下枣祗发明了“屯田制”这一应对措施。曹操迅速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广泛推广。屯田制主要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让士兵在驻地附近利用作战间隙开垦荒地,收获粮食充实军粮库;民屯则是招募因战乱、灾荒而流离失所的农民,为他们提供土地、种子、耕牛等生产资料,农民按规定缴纳税粮。同时,曹操还结合“士家制”,用豪强地主征敛方式剥削国家佃客,用私人部曲方式组织国家军队。这种制度,一方面反映了豪强地主统治农民的方式在国家政治层面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国家与豪强地主争夺流民的有效手段。尽管这种用军事强制形式把农民和士兵束缚在封建土地上的制度,严重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甚至引发了屯田客的逃亡和起义,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确实起到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对于屯田客而言,避免了颠沛流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佃客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回到刘备这边,同时期的他,必然也深知流民对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没有生产力,土地就会荒芜,士兵就没有口粮,军队自然也就没有战斗力。所以,刘备即使在逃亡途中,也不舍得放弃愿意随军流徙的老百姓。刘备携民渡江,一方面固然有其自身仁慈,深受百姓爱戴的因素,百姓们相信刘备能给他们带来安稳的生活,愿意追随;但从更深层次的战略角度来看,刘备是舍不得这些宝贵的有生资源。一旦在新的土地上站稳脚跟,有了人民,就可以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有了人民,就可以招募士兵,组建军队,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说白了,这些老百姓就是刘备在战争溃败后想要“赌博翻本”的最后一点赌资,一旦失去,便真的可能彻底失败,而牢牢攥住,或许还有一线成功的希望。
倘若我们身处刘备的境地,面临着生死存亡与仁义道德的抉择,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为了尽快摆脱困境,放弃百姓独自逃生,还是如刘备一般,坚守仁义,哪怕前路艰难,也要带着百姓一同前行?这不仅是刘备的难题,也是对人性、道德与战略考量的一次深刻叩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