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花两个晚上看完了《看见》这本书,柴静十年成长的个人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告诉我们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柴静从不自在不擅长的新闻连线评论类节目转向新闻调查,虽然离开了舒适的直播间,但她觉得更自在。哪怕优秀如柴静,也要经历挫败,迷茫,摔打,百炼成钢。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努力,这很重要。
在《看见》里,看到很多新闻报道里没有的东西。就是真实,全面。
非典时,医生和记者并非不害怕,但他们依然冲在最前面。染病的人和普通病人一共用输液厅,没来得及隔离。所以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也不避诲,这就是真实。
药家鑫案,看到了药的成长环境,性格形成原因。事情的始末。错在家庭教育,药和张都很无辜。但就是警醒,无能为力。“观察”即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
双城少年集体服毒事件,更详细地写出了其中的蛛丝马迹。
无能的力量里,卢安克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教,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现在的有些媒体,多是片断性的推断,一边倒的责难,形成排山倒海,难解难分的與论搏奕。失去了真实。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能来自评论,而要来自报道,报道就是对事实和因果的梳理。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诉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看见》让我们不止看见柴静何以成为柴静,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拷问。让我们思索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