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一所小学给了学生这样的德育测试题目:两个小伙伴被冲到河心,9岁小学生去救人而失去生命,你赞同这种做法吗?从测试结果得知,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不赞同这种做法,而低年级的小学生却比较认可和热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
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的利弊
“见义勇为”对未成年人来说一直存在争议。而很多网友质疑,新的《中小学生手册》删除的“见义勇为”的字样,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会不会因此造成学生冷漠的心理?所以在这次德育测试中,高年级才会出现大多数人表示不赞同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早有专家表示,作为学生守则向学生提出必须“见义勇为”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守则必须是针对中小学生实际情况、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学生见义勇为当然值得鼓励,但如果作为一个行为规范写入守则,就意味着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去做。
专家观点:不建议危险施救
就这次小学德育测试专家表示,救援是专业的事,不提倡未成年人在危险环境下去施救,要让孩子知道保护自己最重要。如果说孩子因为见义勇为,进行施救而失去生命,反而得不偿失。如果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联系大人或者附近有能力施救的人帮忙。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从测试结果来看,高年级的学生反对此种做法,而低年级的学生则比较热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有这样不同的想法,出于学生对危机处理认识不同,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比较理性,能够理智的思考这些问题,而低年级的同学则表现的尤为感性。从而可以看出,学校对于学生处理危机事件的意识,有待于教育和提高。
首先,加强学生对于危机事件的认识。现在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家长的呵护下,自然不清楚事情的影响到底有多么的恶劣。如果一味的追求英雄主义,很容易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事件的危害,而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决定。
有专家称,作为学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危机事件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危机面前,正确分析其危害性,结合自身能力作出判断。从而在保证自己安全同时,对伙伴进行施救。
其次,锻炼学生危机中控制情绪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面临危机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恐慌而失了方寸。所以学生在危机时刻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情绪,并且做出正确的决定,更是难能可贵。锻炼学生临危不乱的能力,从而面临危难可以做出对的选择,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对同伴施以援手。
第三,组织危机事件模拟训练。专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模拟一些危机事件,让学生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相关的技巧,有助于学生在危机中快速的做出合理的选择。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对于这种训练几乎是没有,所以在2008年的地震中,学校的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处于恐慌之中,上课也都是提心吊胆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很多学校教育对于这方面是一个短板,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强调,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是很少有学校组织危机事件的模拟训练。
第四,解读的处理技巧。如果说,加强危机事件的模拟训练为了能够让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危险,那么急救措施的讲解,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对伙伴进行正确施救。例如,学生落水后或者发生意外受伤后,都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但是很多学生不清楚,很多时候因为方法不得当,而发生二次伤害。所以施救技巧也是在危机处理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
见义勇为的事件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但是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再次伤害。一方面是学校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家长忽视了对于孩子的培养,加之现在的孩子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更是很少有机会接触此类事件。
因此,有专家表示,加强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意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大力的倡导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