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要求选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
以“分”和“连”的形式,使一个个事实经过分类、建立关系所形成得到集合体,就是知。其静态固化物,即所谓的“快照”就是知识。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
来源:细谷功《高维度思考法》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假设自己还没看到上述知识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还没有想过,那就现在就推测下)
虽然知识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但是关于什么是知识,我没有专门去思考过。现在想想,我可能会把知识理解成一种有用的信息或技能,它可以帮助我做出各种判断和决策,如果离开了知识,我会无法生活。比如说,自来水要烧开了才能喝,数学运算法则,如何使用电脑输入文字等。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比较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冲突之处;分析二者冲突的产生原因)
我之前把知识理解为有用信息或技能,并不是很恰当。关于什么是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用它来解释知识可能会让人更加迷惑。而技能应该是掌握知识后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技能。此外,我也没有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去思考“知”和“知识”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我也从来没有想过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
4. 我应该怎么想才对?(关联能想到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头脑中闪过的信息;可关联自己的经历,也可关联其他知识;用证据说话;整合不同观点;重视因果关系)
关联其它经历:
(1)知识不仅仅只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这些结合体只是“知”,为了某个目的使其得到重现,这是使“知”成为“知识”的一个要素。这让我想到了“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这句话我以前听到过很多遍。现在想想,知道很多道理这还是只停留在了知的层面上,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如果只是知道了道理,却不知道如何将它们重现,不知道如何应用它们,这当然还是会过不好这一生。
(2)“知识必须是某时间点上的事实和解释的快照”,这句话是书中原文,反复看了很多遍后,我的理解是知识要有具体是使用场景:在哪里,什么时候,和谁?就像和照片一样,能够将这些信息清晰的呈现出来。但是,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知识时间久了也会变得陈旧。这让我想到了经常能听到的另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知识需要更新,学习永无止境。
5. 我应该怎样用上它?(可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可解释一些现象和感觉;可优化自己的决策;可预测问题;可解决问题;可做出评价;可尝试创新)
优化决策:
我记得在老师的课件里面看到一幅图,大意是在以为自己学会了知识和真正学会了知识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而写结构化反思报告就是一座梯子,能够帮助人来跨越这条鸿沟。可能到了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老师要求五问反思报告的第五问的使用场景越细致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使用起来,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我以前一直觉得五问反思报告的第五问不太好写,现在明白了这一问的重要性之后,能做到就是在写之后的五问反思报告中,尽量去将可能的应用场景描述得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2020.12.9 955字 用时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