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为期一周多的社会实践说来不长,但内容十分充实,真的让人收获良多。
在这个酷热的夏天,我选择了成为凌微思锐调研队的主要跟队成员,而不是早早回家享受空调西瓜。决定之初,参与暑期参与社会实践的初衷,就是多经历一些事,多见一些人,多体验一些环境。现在看来,基本上可以说不背初心吧。
凌微思锐调研队在众多调研团队中,获得了毫不逊色于其他队伍的资源:社区治理研究院院长赵守飞老师的带队、阵容强大的蚌埠市社会组织学术沙龙、多个社区的热心接待支持……所有的行程都不枉烈日下如注的汗水。
还记得那天下午来到蚌埠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只知道有一场会议,却不知道调研队所有的成员都将亲身参与到其中。甚至直到会议开始前一分钟,依然一头雾水。走进会场之后,真是被那阵仗镇住啦,只得全神贯注听着发言。没想到任务远不止这么简单,会议记录和访谈也是调研队成员的工作。完全没有事先准备,也没有类似经验的我只能利用每一秒时间考虑下一步该干什么:刚刚的发言要点该总结成哪些内容?该准备什么样的问题向社会组织负责人提问?庆幸自己最后合格地完成了任务。学术交流会之后,我们对于社会组织的认识,从模糊抽象的一个概念变成了更为清晰的具象。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多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次特别而宝贵的经历,一次提升自己能力、开阔自己视野的机会。找准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发言的内容调整访谈的方向,快速地找准一大段内容中心要点,都是对能力的挑战。这次学术交流会是整个社会实践的开场,也是我对于这次经历最深刻的记忆,最鲜活的体验。
高温并没有如我们期盼的那样消退,酷热的气温和炽烈的阳光贯穿整个旅程。问卷调查依旧要进行,走访社区的脚步依旧不能停下。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让我感触很深的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小超市的老板娘愿意笑着帮你填完一份问卷;餐厅小哥主动上前帮忙;社区的主任、书记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一个下午向一群大学生介绍自己的社区;大爷大妈愿意在闷热的小房间里等待迟到半小时的我们,还热心地把我们送到目的地……这次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乘了“学生”这个身份地便利。不论什么身份的人,面对学生,总会多拿出一点耐心,多拿出一点真诚。
珍贵的往往不是旅程本身,而是旅程中收获的体验、感触,2017暑期的社会实践,是一段有价值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