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喝茶,对茶道却没什么研究,遑论讲究。对于我们的国粹茶叶的起源与历史,茶叶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也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喝茶的喜爱。
爱上喝茶,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了。那时因为胃寒,不喜欢喝冷饮,而白开水似乎又差了点味道。刚参加工作那会,看到同事上班之后,都习惯于泡上一杯热茶。那时,我对于茶水没有什么感觉。在我记忆里,父母偶尔喝茶,凑热闹品上一口,苦苦的,没留下好印象。心想,泡几片树叶子,有什么好喝的?哪里有糖水可口香甜!那个年代,糖真是个稀缺物资。
后来,市面上物资丰富,糖再不是什么奢侈品,我却喝不了糖水,喝过后总会胃酸。于是,学着在开水里面投一点点茶叶,无非只是为了改善一下口感。
记得单位看门房的老师傅特别爱喝茶,他的茶缸子里总是浓黑色,里面泡了大半缸子的茶叶。因为当时我分管这一块工作的原因,偶尔总要去转一圈,了解下近期的保卫工作。老师傅总是热心地为我泡茶,同样会投很多茶叶进去。待我言明太苦,享受不了,大部分茶叶又进入他的大茶缸里。老师傅每次总是一句话:喝茶真轻啊!那能喝出什么味道?
我说喝茶也会上瘾,爱喝茶的朋友肯定感同身受。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写一些应付衙门的材料。白天因为俗务多,也不安静,只能挑灯夜战。从那个时候,就养成提笔前先泡茶的习惯。尤其在犯困的时候,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久而久之,口味加重,不知不觉茶叶越放越多,以至于家人喝我的茶都要兑开水。他们说,我喝的是中药。此时,我想起了当年看门的老师傅,理解了他为何喜欢喝那么浓的茶。
习惯了喝热茶,我对其它的饮料就有了本能的排斥,如果环境不允许,我宁愿喝白开水。
对于喝茶,我并不是很讲究,夏天喝点绿茶,冬天喝点红茶。进了茶店,只需要说来点口粮茶,店主便心领神会,只在中低价位介绍新茶,有时还给你泡一杯尝尝鲜。
开茶叶店的,多半是南方老板,从他们的介绍里,或多或少懂得了一些品茶的皮毛。比如,空杯加开水预热杯子;投放茶叶后要先洗茶,去掉土腥味。再加入少量开水摇晃闻香;泡绿茶不可水温太高:识别茶叶好坏要看芽头的多少,观察茶底子等等。
学了不少,却很少走心去实践,只怕繁琐。习惯很简单,投茶,开水冲泡,其它细节直接忽略。因而,我对于做客时主人的茶桌,以及茶桌上琳琅满目的茶具,繁文缛节般的倒腾来倒腾去始终接受不了。那如酒盅般的茶盏,喝到底不足半口,让主人频频添茶倒水,总感觉心中不落忍,只好少喝,或者不喝。而无一例外,主人总会淡淡地说一句,你不懂茶道。
我理解的这工夫茶,大约就类似于钓鱼吧。钓多大鱼,钓多少鱼都在其次,只为体会一种闲适的过程。就如我不懂钓鱼,更无法忍受钓鱼的过程一样,也享受不了这工夫茶的奥妙。
我只喜欢大杯泡茶喝,一时半会不容易凉。茶水转凉,茶香就要打折扣。泡一杯新茶,望着杯口悠悠蒸腾起的热气,感受一种岁月的恬淡与从容,再浮躁的心性也会得以平复。品其味,得其乐,解口渴。就像家里的柴米油盐,消耗完就去买,如此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