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宝鸡高新一中听了三节课,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唐雎不辱使命》和《曹刿论战》。
第一节课,老师利用课后三首与织女牛郎有关的诗词导入,然后分为四个步骤:朗读诗歌,体会音韵美——品读诗歌,欣赏意境美——悟读诗歌,理解情感美——鉴赏诗歌,品味创造美,用四个不同层次的“读”串起课堂。整个课堂,学生非常拘束,老师也并未通过语言、行为等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调整,整个课堂显得相当死板。“品读诗歌,欣赏意境美”应该是本节课主体的学习活动了,在这个言语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认识并体会到想象这种手法及其作用。老师给学生的活动设置是:诗中“天上的街市”美在哪里?请结合具体意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提完要求,就立即叫学生起来描述,学生没有任何的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再加上一直没有缓解的紧张情绪,活动虽然也有个别学生有生成,但整体效果不佳。
《唐雎不辱使命》,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设置的学习目标是:1.抓住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利用对比、烘托表现人物的方法。目标简单明确,课堂实施就是通过读人物的对话,来分析人物形象。但总觉得这个课堂深度不够,与我们平时的课堂并无异处。
《曹刿论战》一课,老师力图实践文言融合,随文学言,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值得我们学习。老师说她上的是第一课时,但可能是因为老师想要实现随文学言,在前半程的学习中还是强调了太多关于文言词语积累的东西,导致整个课堂前松后紧,草草收场,因此让人觉得她的课时划分有点凌乱。另外,课堂上有一个环节,是通过对四个句子节奏的划分,引领学生总结划分句子节奏方法,但这一点,虽然渗透着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体现,不知道老师是不是临时起意加上去的环节。
交流环节,一中的刘老师,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谈了“文言文中的未竟之意”这一话题。她从“文言文中的未竟之境、未竟之语、未竟之态”三个方面,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进行了文本的深度解读。比如,“未竟之态”这一点,文中写到秦王“不悦”“怫然怒”“色挠”,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不悦”“怫然怒”“色挠”呢?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写。再比如,唐雎给秦王讲述四个历史典故的时候,秦王的心理、表情应该是有变化的,不可能直接从“怫然怒”变为“色挠”,那么,他的心理到底是怎样一种变化过程呢?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来进行补写。通过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故事中的人物就会立体化,而不仅仅是贴上一个个标签。我想,刘老师这一系列“未竟”的话题,解答了我对这一节课的疑问,也再次告诉我们,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一节课的高度。
一中的张宏老师,更是提出了一个观点:好的课,不一定是成功的课,而是值得研究的课。我个人理解,这个“值得研究”,可以是一节成功的课例,我们来研究其可取之处,也可以是不足的课,我们来反思问题所在及改进措施。关于文本解读,他指出,老师们在读文本时,一定要尽力做到读者心理靠前,教者心理靠后,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读懂读深文本,在有了自己独特感悟的前提下,再去思考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思考如何引领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培训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导向已然明确:去学习,去学习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