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短暂的假期读了两本书,一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再个便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毋庸置疑,这两篇作品都值得二读三读甚至数读以参悟出个中妙趣。我先浅显地谈谈《雪国》这部作品吧。
《雪国》讲述了一心追寻美却深知美之虚幻的东京旅客岛村和情感热烈充沛的雪国艺妓驹子二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驹子是雪国的山村艺妓,心地纯洁,热烈地追求内心的欲望,充满对生命的热诚,她到过繁华的东京都市,一方面耻于自己作为山村艺妓的腐朽生活,渴望逃离,过正经的日子,另一方面又沉湎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无力自拔。她飞蛾扑火般地爱上了来自东京的岛村,只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主人公岛村则是个看破一切的无情的虚无主义者,终日陷入虚无缥缈中不能自已,在他的眼中,驹子竭力的争取生存和真挚的爱恋虽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挣扎,但都不过是徒劳无功。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悬殊的身份地位注定了爱情的难以实现。
那句广为流传的“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的开头为我们营造一个宁静,洁净,雅致的雪世界,这既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相遇相识相知的雪国,又是每位读者心中各自构想出的世外桃源。无论是寒风呼啸下的夜雪初积,还是落日余晖中的冰雪消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令人屏息的唯美,使我读后顿觉心旷神怡,我想这大概就是郁达夫所说的“清凉山水帖”的滋味吧。
纵观整篇故事,川端康成用大段的笔墨去描绘星河与雪景。而星河倾泻,身体漂浮,超自然的雪景又恰好描绘了人物内心情感波澜和一个虚无与混沌的世界,这便是天人合一、人景交融的禅宗之美了。禅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百年,印度的佛学与武士道精神的生死合一、清欲寡欢发生了奇妙的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广为日本国民所接受的美学理念,继而在整个日本产生了影响力,更衍生出日本独有的园林与茶道,与此同时,追求质朴的禅宗美学也从此刻深植人心,影响着整个大和民族的审美变化。禅宗美学追求事物以其自然纯粹之美发展,而去除过多的无谓的点缀、装饰、图案,弘扬以淬炼精简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其最本质纯粹的核心,将作品尽可能客观的展现,而避免掺杂创作者过多的主观因素,删减冗杂,避免繁琐。这种独特的美学投射到作品上,在故事的末处点缀得尤为恰当,当写到大火之际,叶子的尸体从阁楼坠落时,川端如是写到,“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没有危险与恐惧的情绪,只是淡淡的无以名状的忧伤在盘旋着,在倏忽间释然,“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或许川端想要表达的。禅宗生死轮回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死亡,不再意味着停止与结束,而富有了寂灭的美感,从肉体里逃脱出来的灵魂与思想,会在另一个虚无的世界得到延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雪国,她平淡如风,洁白如雪,那是美的寓所,不断讲述着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无奈。
16卓语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