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学校南边大约五百米路西,煤场对面有一个修车铺,位于一家饺子馆门前。修车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饺子馆是他闺女家开的。咱今天说的重点不是饺子馆,而是这个修车老人。
修车铺也称不上铺子,只是在饺子馆前面临街处的一颗小洋槐树上,挂了一个长方形的小木牌子 ,牌子上面用毛笔写着“修车”两个大大的然而称不上漂亮的黑体字。树干上绑了几个旧轮胎,都是自行车上的,没有什么棚子,也没有什么繁杂的或者高档的修车工具。地面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几个高压充气筒,两个矮矮的小坐墩,木质的。还有一个塑料盆,黑糊糊,油腻腻的,盛放着半盆水,这就是修车人的全部家当。想必女儿也不指望父亲赚大钱,就图个乐子吧。
这个修车铺是我去学校的必经之处。我和其他大多数学生一样,去学校都是骑自行车。老人的主顾也就是我们这些自行车族了。一年之中,我的自行车也坏不了几次,大都是被来路不明的碎玻璃渣子,或者遗落在路面上的锋利器物扎破了内胎,有时候是轮胎该充气了,总之,一年要有那么几次光顾这个小车铺的机会。
修车老人慈眉善目,经常笑呵呵的。很瘦,个子不太高,腰不弯,背也不驼。每次去修车,他都很热情。如果不补胎,光给车轮充气,一个车胎五毛钱,当然是自己充,五毛钱不算什么,现在买五毛钱的东西,几乎买不到。他亲自动手充,是一块,说起来也是巨便宜,一块雪糕钱。
补一个车胎,三块钱。现在补胎,也方便,在烂胎处,用锉子锉几下,再抹上专用胶,用嘴吹两下,让那胶水均匀了,然后把补胎贴使劲贴上去,用手指按紧实了,晾个两三分钟就成了。补胎不麻烦,麻烦的是扒胎。其实从扒胎到补胎再到最后安胎,整个过程也用不了一刻钟。
我想如果指望修车生活,老人肯定会喝西北风。毕竟现在骑自行车的人不多了,老人又不修电动车。
我想他可能是闲不住的人,看这个修车铺成本也不高,我不关心他修车的目的,我高兴的是我的自行车出故障了,有人能修好就成。
前不久,我又去修了一次车。正好下午放学回家时,发现车子后轮扁扁的,一点气都没了。
来到修车铺,老人也不忙,修摊旁围着一圈人在下棋。我跟他说可能车后胎被扎烂了,补补吧。然后就站在一边玩手机。过了几分钟,他说车胎该换了,就是这次补好了,过几天还得来修,这个车胎用的时间长了,寿命已尽。我头也没抬:“换就换吧。”“换一个车胎十块钱。”我依然没有抬头:“十块就十块吧。”
也就跟同学在微信上聊天的一会儿功夫,车子就收拾好了。他喊我试试行不行。我说不用试,然后把手机放包里,抽出纸巾擦拭了一下车座,又拍了拍肚子滚圆的后轮车胎,满意地点了点头,掏了十块钱给他。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日子就跑到了暑假。就在昨天下午五点多时,我准备骑自行车去健身房,却发现车子后轮胎又扁扁的啦。轮胎又被扎烂了?我可是好几天都没骑车了。我喊来老公让他帮我去车铺修,我只好在家里等着。
等老公推了自行车回来,他跟我说:“车子后轮胎该换了,都好几个补丁了,我又给你换了个新轮胎。”我去,不会吧!我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