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你做事情的状态比你做的事情本身重要得多

今天来聊聊一个状态吧。


这话的缘起是一句英文,之前老听几位老师聊到——


being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最早估计是今年2月份,后来听是在今年5月份,今天准备材料翻到了一句中文版的,大意就是标题那句——


你做事情的状态比你做的事情本身重要得多。


估摸着是好久不学英文,所以语言能力退化,对英语表达没有那么强的触动,但是看见中文的那一刻就觉得,诶,有那感觉了。


有趣的是,在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隐约接触到这样一种状态。


事情是一件很小,很普通的事——


最近做一个活动,需要建立多个群,然后在提交之前需要一个一个扫码核对二维码和负责人是否一一对应。


整个动作无外乎打开微信扫一扫,确认结果,移动到下一个二维码,重复以上动作。


按说这种简单的事儿我做起来常会觉得没啥意义的,但是今天我感觉我没有一点不耐烦。


虽然看起来我只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以上几个动作,但是我明显感觉我很投入,很平和,甚至做着做着有一种喜悦的感觉。


等事情做完去健身房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刚才那种感觉,为什么以前不乐意做的事情今天可以有这种美好的体验呢?


试着简单给了一个答案——


也许因为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真的只在做这件事,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做这件事的每个动作上,几乎没有掺杂任何杂念,大概就是这样的全然投入带来了这种美好体验吧。


由这件小事我重又想到另外两件有些许类似的事情。


一件是某次开会。


整体来说,我个人不怎么喜欢开会,因为发现大部分时候其实开着开着就思想抛锚了,最后漫长的时间过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下。


但是又一次比较例外,估计得是两个月以前的某次周会,我感觉那次我特别在状态,大家说的很多东西我都听进去了,而且听的时候还对关键内容做了记录,一些节点上还附上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最后给到了自己的反馈。


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那一次的开会体验觉得特别好,似乎也因为我全然投入到了当前的时空场,真正注意到了每个人的发言,如此才能有那么多自发但又有价值的动作和发言。


另一件是大概16年7月左右的一次兼职。


当时是和朋友兼职发传单,20:00左右开始发,结果还赶上下雨。


按说这事儿没得干了,但是那次我们不仅超预期完成老板的要求,我们还只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却拿到了1.5倍的报酬。


回去路上还在和朋友聊今天遇见这么多人,可以分成哪几类,有什么特征,怎么应对是更好的策略……


大众视角下,发传单是一件很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那次发传单,也许是我迄今为止参与过的所有体验活动中可以排进前五的,因为那次兼职背后的很多思维,我发现在我之后的生涯里反复发挥着作用。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一个不怎么被待见的发传单兼职,我居然倒腾出那么些东西呢?


后来在回忆的时候我感受到一个很特别的体验,就是我感觉当时的我真的是完全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去感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人,也带着脑子做事,不断提出很好的策略。


几乎每和一个人聊完,我都会调整一次我的表达和状态,那一晚我估摸着至少去了50家店,因为整条街两边马路的店家我和朋友都一一上门拜访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补充一件事——


这事是武志红老师一次分享中提到的,个人觉得和我发传单那件事很相似。


他大学时候做兼职,抄信封。


这也是一个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估计大多数人都是吐槽的状态。


但是他在做的时候却玩出了很多花样,对如何抄信封做了很多优化,跟他一起的几位同学也不断跟进学习,于是这个看起来无聊的事,他们竟然感受到巨大的快乐。


事情部分的论述,到此基本告一段落,不知道看完四件事你作何感想?


我自己回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或多或少有一些震撼——


那些小事,讨厌的事,不被看好的事,没有技术含量的事,当我们真的全然投入其中的时候,也许不仅本身的状态会变得积极,感受到快乐,这些事情也将迸发出不一样的光芒。


至此,忽然对两句话有了新的体会,觉得组合起来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状态进阶公式——


第一句就是标题对应的,being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第二句则是勉励了我多年的,“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到极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发生。”


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启发与力量。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