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梵高是十九世纪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向日葵系列》、《星月夜》等等,37岁去世,梵高在成长的路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贵族家庭,他衣食无忧,但性格孤僻。童年时,他用异于常人的手法想赢得父母亲对他喜欢,如,摔坏自己家里的东西,但效果适得其反,父母亲认为他是家里麻烦制造者,愈加不喜欢他。为了让他能安心学习,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他十一岁时,父母亲想出一个办法,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学习。进入学校的梵高,陷入孤独困境,他以为父母亲这样做是抛弃了他,一天他突然离开了学校,独自回到了家中,中止了在寄宿学校学习。
梵高的家族,在当时的荷兰是名门望族,他家有人是将军,也有成功大商人,他们家开的画店在伦敦和巴黎也有分店。梵高的叔叔没有孩子,准备把画廊传承给他,这时辍学在家的梵高来到巴黎,跟叔叔当起了学徒,一开始他信心十足,还想成为一个像他叔叔那样的画商。可梵高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一根筋,既不会观颜察色也不会花言巧语迎合顾客,有时还与顾客吵架,画店的生意自然每况愈下,书读不好,画也卖不好,一气之下,梵高玩起了失踪,这次的结果是被叔叔开除,自此失去了工作。
回家后梵高曾当过老师,一度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牧师,但都没有成功,在遭受多次挫折和打击后,梵高下决心成为一名画家。
在学画之初,他自己不挣钱,但花起钱来十分阔绰,大手大脚,请模特、买极贵的颜料、纸张等等,造成家里经济拮据,梵高的弟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答应每月给梵高提供100法郞生活费,用于接济他生活。
一向不能与人长期友好相处的梵高经常与弟弟吵架,争吵的第一个内容是为画什么样的画,梵高要画肖像画,而弟弟主张水彩画、风景画流行。第二个内容就是为钱争吵,梵高雇人打扫画室、租房花钱如流水。
梵高在33岁时,他听从弟弟的劝说来到巴黎画画,因为这里名人众多,经济繁荣,画出画随时可以出售,能挣些钱,补贴家用。可惜,在巴黎的两年中梵高没有能卖出一幅画,他花钱如流水生活习惯一如既往,因此兄弟俩常常入不敷出,弟弟因为过度劳累,身体也越来越差,为了不再拖累弟弟,梵高决定离开巴黎。
2
梵高常想通过建立一个自己的家庭,向他的父母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一生中有三位女性影响了他的生活。
凯是梵高的表姐,她的丈夫早逝,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一天梵高突然地向她求婚,凯被梵高的莫名其妙的求婚所吓到,她看着连自己都养不活的梵高,根本无法再养活她们母子俩,面对目的不明确的求爱,凯断然拒绝了梵高。
第二位女性是梵高绘画中认识的模特西恩。西恩帮梵高洗衣、做饭、整理画室,渐渐地他们相恋并同住,不久西恩怀了孕。但梵高的家庭坚决反对他与一个地位卑微的模特结婚,他的弟弟威胁他,如果不离开西恩,他拒绝给梵高提供生活费用,最后梵高不得不选择离开西恩。
第三位女性叫玛戈特,她是一位42岁还没有出嫁的老姑娘。玛戈特的家庭与梵高家可为门当户对,梵高单方面认为,与玛戈特结婚,她会带来很多的嫁妆,这样父母亲会很高兴。 于是他们恋爱,可谁知双方家庭都极力反对。最后,玛戈特被家里人送到了远方,梵高的第三次想组建家庭的希望以失败而告终。
3
梵高短暂的一生,他不断追求爱情,也寻找自己的朋友,但他从来没有找到与其相伴一生的好朋友。梵高35岁离开了巴黎来到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上,他找到一个叫高更人,想与他组成艺术之家,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创作大量油画,《向日葵系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
高更与梵高在阿尔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渐渐地又开始争吵,高更看不上梵高的画,认为他的画色彩太单调,高更用钱喜欢记帐,而梵高从不记帐,两人因为琐事相互争吵、和好、再争吵,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最后,高更离开了梵高。
4
高更离开后,梵高的精神岀了问题,常常出现幻觉,他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害死了父亲,连累了弟弟,逼走了朋友,精神时好时坏。有天,梵高借着酒兴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为了不再连累弟弟,他选择住进了精神病医院。在那里,他晚上静静观察天空中星星,白天构思作画,经过反复深入的练习,他终于完成了《星月夜》创作,梵高的作品在巴黎展岀时,受到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称赞,画展获得了巨大成功。
5
当梵高的画得到社会的认可后,终于在巴黎卖出第一批画,他非常高兴,这时梵高坚持要从精神病院出去,弟弟开始不同意,最后屈服了。
为了感谢弟弟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他带着弟弟的全家去度假旅游,商量着准备买一处别墅,与弟弟一家永远生活在一起。而他弟弟则不想这样,认为梵高的依赖性太强,他应去组织自己的家庭生活。梵高为了阻止弟弟辞去低工资的工作,来到巴黎,随之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次也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争吵。过了一段时间,弟弟知道了梵高受伤的消息,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获悉梵高死亡的消息,至于是怎么死的,谁也说不清楚,流传版本有数种,不过梵高自己说跟别人无关,他是自杀。
6
梵高是以独特绘画风格闻名于世的伟大艺术家,他用其一生的努力争取与原生家庭的和解。遗憾的是直到死,她的母亲仍认为他是家族的耻辱,他不被家人接纳,在梵高的葬礼上,只有弟弟唯一一个亲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这让人不胜唏嘘。
①参考十点读书《梵高传》②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