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白酒行业的一匹黑马,江小白于2011年横空出世,靠着精准的人群定位和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情怀营销,五年时间内销量超过十亿,对比同行业的老前辈们,敬酒用了60多年才做到60多亿,江小白真的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江小白品牌形象
然而,在年轻人疯狂为江小白打call的时候,在江小白的各种情怀语录铺天盖地的时候,在江小白大出风头的时候,慕名而来的老酒鬼们也想要回忆下年轻的味道,却往往是失望而归。
按理说这其实很不应该。虽然江小白的定位人群是80、90后的年轻人(尽管现在也不年轻了),但老酒鬼们也曾经年轻过,那些情怀、那些语录,老酒鬼也会心生共鸣,也会为情怀买单,为情怀点赞,但为啥老酒鬼很少有宣传江小白是好酒的呢?
江小白语录
江小白瓶身标注的执行标准是GB/T26761-2011,这个标准表明江小白的酒是小曲固态法清香型白酒,而这个标准参与制定的起草单位恰好是江小白自己的公司。
我们不去恶意揣测这个标准的制定有没有偷工减料,按照老酒鬼的经验,固态法酿造代表的就是这个酒是粮食酒,而粮食酒代表的词是品质、是口感、是健康、是放心。
可是我们看看关于江小白的宣传下面的热门评论:
文案好、酒太差
再看看购买江小白的人怎么评价酒的口感:
第二天头疼难受
不好喝,感觉是酒精勾兑
有人直言不讳:"江小白就是酒精勾兑酒,是专门销售给没有白酒文化底蕴的不会品酒又喜欢装逼的屌丝喝的低端酒。"话虽然说得难听,却一针见血。"屌丝型、文艺心,追求简单生活"正是江小白的自我定位,走低端小白路线,度数低(20、40、45度)、价格低(平均在15-20元/100ml),大多数年轻人能接受的价格和度数,主打三五朋友聚会或者一个人喝闷酒的场景,喝的时候也不用关注什么闻香、挂杯、回甘,你尽管把它倒进喉咙就行,至于谈资,酒瓶上那么多语录、段子还不够大家一起乐呵吗?
提起江小白,大多人眼前浮现的是各种文采飞扬、情怀满满的广告、文案、语录,是那个戴眼镜、围围巾、手揣裤兜的年轻人,是酒中段子手文案届的两大巨头之一(另一个是杜蕾斯),却很少有人会想起"清香纯正、入口顺滑、口感净爽、独特风味的单纯高粱酒"(江小白自己的酒体宣传语)。
文案两巨头的合作作品
一瓶合格的粮食酒,从开始酿造到能够上市出售,最少要经过三年的沉淀。而江小白供销全国、大肆铺货,几乎是无处不在,它的原酒、基酒是怎么供应的?它的生产规模能否产出这么多的产品?这么多产品能否保证品质?这些都是酒鬼们关注的重点。
江小白之所以深受年轻人的喜欢,一是降低了白酒的度数,从而降低白酒对口腔的的刺激感,更加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另一点就得益于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和层出不穷的情怀文案。可惜对于老酒鬼来说,低度酒不能满足口感,情怀又无足轻重,所以江小白真的只能是"小白酒",没法占据白酒真正的营销峰头。
把白酒卖给本来不喜欢白酒的年轻人,这是江小白的本事,也是众同行需要学习的优点。然而我们需要提醒江小白的是,你首先是酒,然后才是江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