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笺《文公十四年》句“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已氏’”,《注》曰“犹言某甲”。先生引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载孔广森之说:齐懿公母乃桓公妾次第六,故以甲乙之数名之,若今语“六姨娘的那个儿子”。以示对懿公之蔑视,厌恶。视人如无,不言其名字,此当为滥觞。李敖尚言麦克阿瑟极端蔑视前妻,故其回忆录中,不言前妻之名字,拾《左传》之牙慧尔。不提名字,盖遵“君子交恶不出恶语”之古训,殊不知不提其名,心仍有芥蒂也,若视为无,对面无起心澜是也。
张淑媛、张淑新著《金銮殿朝夕-八旗.太狮.号丧鬼》一书《带着金镣铐的公主》节,言及清朝公主之无姓名。检《清史稿 公主表》,略叙如录:显祖一女,无名字记载;太祖八女,抚养舒尔哈齐第四女,名分别为长女东果格格、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次女嫩哲格格,封和硕公主;三女名莽古济,无封号,以谋反诛;四女名穆库什,无封号;五女无记载名,无封号;六女无记载名,无封号;七女无记载名,乡君品级;八女无记载名,和硕公主;养女无记载名,抚养舒尔哈齐第四女,初封郡主,进和硕公主。太宗十四女,养女二,其中四女名雅图,最后封号为雍穆长公主;五女名阿图,最后封号淑慧长公主,抚养图伦女称肫哲公主,最后封号和硕公主,不带字号。其它帝王大约相似。综上,入关前公主或有名字,入关后皆无;其二,公主之区别,是谥号之别:有字号之封号,大都为帝王亲生女,如太宗之四女,五女分别封为雍穆长公主、淑慧长公主;如圣祖第六女谥号为固伦恪靖公主。前期不正规,后逐渐正规,既公主确无名字。
二位张先生在是节释原因是:名字产生和存在之条件为社会需要和社会交际,清朝公主无须给额附生儿育女,无须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需要活着,自然无社会需要和交际。某以为其身份尊贵也是一个原因:吾乡旧俗,普通家庭之女闺名,仅限于父母兄弟和丈夫知道,在夫家,人称老大家(既家里的人之简称)、老二家;在娘家,称老某,某为夫家之姓;兄弟相称,称呼排行比自己小的为老三、老四,亦不称名。以公主之身份,除帝王称其名字外,何人敢称?即便有名字,亦当湮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