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事物的名称和对应的实际情况之间可以归纳为四种:
- 意义相同、名称不同;
- 名称相同、意义不同;
- 意义和名称都不相同;
- 意义和名称都相同。
名不符实的情况经常会发生,不仅对于名称是如此,一些抽象的概念也是一样的,既有非常严谨的定义,也有相对宽泛的解释,往往还可以有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语言也是如此,经常一个字或词有多种含义。
唯见于种别,成立之名总,
证成非应理,犹如语言等,
是够故为牛。
法称论师也是这样来分析对方的观点,对方认为某些形状是由人为制造的,由此得出一切形状都是所造,但是,同为形状,未必同是所造。
表面看,这个逻辑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常常还是会犯类似的错误。所谓的名人效应,品牌效应等等,如果我们认真去思考,那么,这些名人和他们代言的产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除了和厂商之间有签约,有商业推广协议这层联系以外再没有其他了。但人们却会把对于名人的认知也扩展到他们代言的产品上,尽管很可能,这个产品他们在现实中可能根本不会去用。
如果去观察,就会发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常常会被外在的名气或名声欺骗,所谓的名牌,名校,名医……其实,名这个玩意,是不可靠的。
欲说依他故,诸名于何者,
并非悉皆无,有彼若成义,
一切成一切。
名称是来自于说者的意愿,怎么取名都可以,如果仅以名字就认为存在实际的意义,那么要是给一样东西取名叫“一切”,那这样东西就成为一切的事物了。
语言的本质就是虚假的,只不过是人们基于共同的约定而让语言和实际的意义联系在了一起,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要求一些情况下,语言必须对应实际,否则就如何如何。但是,误导、误会、欺骗何时也没有消失过,这个现象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改变。人们常常为名声所累,所谓人言可畏。就如国王的新衣一般,赤裸的真相往往淹没在虚假的语言当中。
依此而分析,淡黄派等许,
无常等之故,亦成无心等,
古印度淡黄派(也叫数论派)论师认为凡是世俗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和精神都来自于一个根本的起源:主物。所谓的产生或变化都是主物的不同的状态下的不同表现而已。
数论师观察到了物质世界的变化,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从而对精神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其实,一方面确实我们的心识会像镜子那样,随着外境而转变,但不能以此就认为我们的心识就是镜子,也不能认为就是外境那样的物质。仅仅以某方面的共同或相似就成立二者完全相同,这是不合理的。
这些想法和现在某些人认为人的情绪是体内激素在受到外在刺激后发生变化而产生,又或者认为是大脑产生思想等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现代一些学者在研究心识时把重点放在大脑皮层等物质层面的变化,尽管二者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如果先入为主的认为是物质产生心识,恐怕是难以从死胡同里走出来。
剥皮则死故,承许为具心。
古印度裸体派则认为:如果把树木剥去皮,树木就会死去,所以,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具备心识。
植物确实有生发枯荣等现象,这些现象和动物界的生老病死的情形有一些相似点,但这些相似点还不足以证明植物就具有心识。虽然生物学中,把植物作为一种生物,认为植物是有生命的,但是这和佛教对生命的定义不相同。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五蕴(色、受、想、行、识)具足的生物才叫众生,而植物并不具足。
《大般涅槃经》:“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
在自然界中,成住坏空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如果把铁皮上油漆刮掉,日子久了就会生锈,甚至完全坏掉。能不能因此也说这块铁皮锈死掉了呢?或者这块铁皮有心呢?如果可以,那么一切事物都可以承认为有心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