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替代路线》
摘要:
我们成功是因为在某样我们既好接受又愿意投身于其中的事物上足够努力。
想法:
2017年听吉大马老师课的时候,这句话就出现在我脑袋里,等接触到心理学任老师,它又一次浮出水面。我常常以为我喜欢古代文学,可是跟辞职考研的马老师比,我既不够喜欢更不够努力,所以这条路我没走下去。2019年开始接触心理学,可是到底闷头学习清华积极心理学,还是投入精力学习TA?我压根没去做选择,二者都是被动接受。我想我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年薪50w裸辞的任老师那样痴迷的程度。自以为电影是我一重大爱好,可是豆瓣上动辄几千部片量的网友又让我气索……
所以,这句有关成功的论断曾令我沮丧无比,混到不惑之年,什么是自己真正愿意投身其中的事情都没搞明白(显然也不够努力)那是不是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也许这个评价太伤人,我有点接受不了,防御机制启动——为自己找亮(借)点(口)。我热爱教学,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为学生投入了我最大的努力,我喜欢电影,电影已经成为为我持续提供滋养的重要客体,我对心理感兴趣,只不过曾经离它太过遥远,我在慢慢靠近它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意义。
我越来越觉得,要么,我的成功由我来定义,要么,接纳不那么成的人生。对我而言,2020的自己比2019年好太多了,挺过来的那些日夜,在我回首时,都化成一枚枚勋章。这是多么痛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