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学校里有一套作文书籍面向学生出售,其中包括一本优秀作文选和一本写作指导,金黄色的硬皮封面,厚重的纸张,成功地吸引住本人的目光,衡量再三,自己掏不出“毛爷爷”之后,选择“一哭二闹三不去学校”的对策,正大光明的从老爸老妈那里,集的资金,将心爱之物收入囊中。那套书也算是自己有关在读法、写法方面的启蒙,上面勾勾画画,一直陪伴自己到初中。
这两天读夏丐尊和叶圣陶先生的《文心》一书,便想起它来,顺便也想起了自己有关读与写那点事儿来。
总得来说,对于这类指点方法的书并不是很感冒。从小学开始,幸得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每日一篇的日记,每周三篇的读书笔记,因老师待我很好,况且对于文字也有一种“魔怔”,读和写的很用力,以至于每次作业都会花费比其他作业更多的时间,即使半个本子都写下去,也乐此不疲。
于是乎,语文成绩遥遥领先,读与写的能力得到老师的认可。自然对于怎样去读,怎样去写,有自己的习惯,也就不会去看指点读与写方法类的书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
自己“小矫情”一枚,喜好婉约抒情,一连在高考作文中败下阵来,痛定思痛,决定转变文风。议论文则是高考作文最受欢迎的文体,其秉承层次清楚,主题明确,有理有据的特点,分数奇高,屡试不爽。
转变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反而乱了阵脚,四不像,自己竟被自己的观点绕晕,推翻。
慌忙无错,便找来指点写作方法的书来读,就像夜行之路有了手电筒的陪伴,虽然这类书的目的性太过于明显,有模板有套路,但当时分数确实得到了实质的提高。抛开高考之后,一切又回到原点。
这类书至多起指导作用,只要晓得些作法就成,读与写的能力还得自己修炼。很长时间,自己是这样想的。
继续茫然的读书,继续茫然的写作。后来种种迹象表明:自己所读之书不能很好地吸收,写的文章句不达意,这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开始转变思想,寻找相关指导方法类的书籍。兜兜转转,寻得这本《文心》一书。
丐尊、圣陶两位先生在《文心》一书中,以枚叔、乐华、大文等人物所遇读与写的问题用故事的形式,将读法与写法打成一片,让人有平易近人、产生共鸣之感,从词汇、语句、语感等有了些许不同的认识,获益匪浅。
就读与写来说,对于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容易感觉到实际的需要。我们缺少读与写的能力,并且认为读书只是上学时才干的事情,写作则是文字工作者的需要。除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拿起书本纸笔,机械式的完成一项任务。更多的人仅是听到“读”、“写”二字便觉得头疼不已。至于怎样去读,怎样去写,更不会关心了。读与写仿佛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其实不然。关于读,只注重书中内容和思想而忽略词汇的扩展,语句的修饰,整篇的架构;关于写,总是创作,只在乎发不发表的结果。感觉不到实际的需要,读与写的关注点只是为了人,急功近利,自然免不了敷衍,便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与魂。
“读”与“写”并不能被割裂开来。侧重不同,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只注重思想而忽视训练,所得思想也只是浮光掠影,纸上谈兵。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词汇、语句、结构之中。即使我们用华纸硬生生地誊抄装裱,也是没了肉体的冰冷,失去原来的精彩,一无所用。总是想要创作,只有形体而无精神,形同枯槁的苟且,盲人摸象的夸大。并无益处。
读与写是同等的重要的。无须去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