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晚饭时收到我妈的微信语音,我妈说:贵贵,你爷爷今天摔了六七跤哦,他的状况现在差了很多。
吃完饭,给爸妈回了个电话问问具体的情况。老爸说爷爷前几天感冒了,吃药养了几天,感冒好了,但是整体却差了很多。最近两天更是恶化的很厉害。已经开始有点神智不清,说的话不着边际。饭也吃不了多少,并且在饭桌上边吃就边睡着,一碗饭只能吃个几小口。体态也差了许多,过年我还在家时,爷爷的腰还能直立起来,老妈说现在已经完全直不起来了。撑着根拐棍,佝偻着腰,走两步就开始不稳,头直直地往前栽。
现在已经是不能自己行动,走路,吃饭啥的都得人伺候了。回想爷爷这一路走过来的90多年,在我的视角里,也是极不容易。
我爷爷出生在湖南娄底,大概是在1970年,为了逃荒,举家迁徙来到江西。来了之后,由于是外来人员,没有地,没有山,是很难负担的起大伯,我爸和姑姑三个孩子的一家人的口粮的。从我爸口述中得知 ,爷爷那时候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借粮。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农村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之后才有所好转。所以在我爸的孩童记忆里,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也因为穷,大伯几乎没有读书,大一点就开始投入到生产队中挣工分,后来又协助爷爷一起耕种家里的地。我爸也是因为经济原因,初一之后便辍学在家务农。
这些情况在如今看来可能让人诧异,但在我爸那一代的同龄人里其实很常见。他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困苦的那个阶段,所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学历低,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却极度地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爷爷更是那个年代的主要参与人,没有学历,没有技能,独自来到异乡,拉扯三个孩子。奶奶不堪其苦,离开了爷爷。后面伯父伯母和爸爸妈妈出门务工,爷爷又开启了带孙子的生活,就这样,爷爷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伯父家的堂哥和我哥都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已经完成学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已两三年。
比较庆幸的是爷爷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病痛折磨,在此之前,身体一直以来还算硬朗。希望这次也能慢慢变好,现在日子变好了,能多体会体会现在的好日子。
希望爷爷能慢慢地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