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现今社会,75%的青少年至少使用一种社交软件,80%的中学低学段孩子都有手机。在这个网络时代,大部分孩子的社交和情感发展,都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
很多父母也开始担心孩子受到网络的影响,想要控制他们接触数字设备。但是现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学校教育也离不开网络,老师布置的作业在班级群和App上,家长和老师的联络也需要手机。为此,父母们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数字革命能带给我们什么?
数字设备最开始的应用需求是管理信息,互联网飞速发展后,形成了如今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信息吗?
脑专家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等级中,信息的需求排名其实很低,过多的信息反而会让大脑走神。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亲密关系。我们表面在追求获取信息,害怕成为信息孤岛,但真实的内在需求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收到成百上千的来自陌生朋友的点赞和评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感受到自己被喜欢、被欢迎,暂时填补了内心的依恋空虚。
在现实中,亲密关系越欠缺的人,对网络世界越上瘾!
二、孩子对依恋关系的需求
刚出生的婴儿出于对依恋的本能,喜欢抓紧父母的胳膊和手,哭着要父母抱抱;幼儿园的孩子不愿与父母分离,总想要知道他们在哪里。这些表现都说明一件事,依恋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有项研究发现,语音和短信两种联系方式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得到我们被看见、被欢迎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的依恋欲望得到了回应。通过声音,我们可以感知对方的情绪,甚至可以想象对方此刻的表情,而文字信息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站和数字设备的本质作用就是联系。满足了他们但是在网络中,人们很难打开心扉,会掩饰自我,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自己。这样肤浅的联系,不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情感。借助数字设备获得的亲密,不具有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真实性,满足不了人们的依恋需求。这种虚假的满足,越是追求,越是觉得空虚。
对于不成熟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网络的诱惑下,孩子们识别不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只追求肤浅的同一性,稚嫩的自我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中。一旦孩子开始依赖网络,获取虚假的情感满足,他们就会从小心理上远离父母,从此变得叛逆,不听父母的管教。
三、沉迷在网络中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研究发现,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出现心理问题。频繁使用社交软件、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症、“冷漠病”。
世界孤独症专家约翰.卡乔波在《孤独》一书中指出:网上交流越多的人,越容易感受到孤独。
社交软件、电子游戏带来的满足感,会越过心理情感,直接刺激大脑的奖励中枢,阻碍了孩子去追求现实生活真实的情感交流和依恋。越沉迷网络的孩子,内心越孤独。
但健康的依恋,只有在真正爱你、关心你的人那里才能得到。通过网络建立的关系,最终不能成为真实的连接,不但阻碍了孩子的情感发展,还占据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
四、数字时代的家长应尽的责任
数字时代,家长的责任是要看清孩子得罪依恋真相。依恋是成长的基础需求,在孩子叛逆的外表下,隐藏着对依恋的渴望。
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父母的守护。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什么呢?
1、看见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对网络具有免疫力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在现实生活获得完全的满足。父母不以学习成绩好坏评价他们,不以自己的意愿控制他们,不将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扔给他们,无条件爱他们,这些都是父母应该竭尽全力做好的事情。
2、把握时机,控制好数字设备的使用。
在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孩子协商,共同制定使用数字设备的计划。比如,一周玩几次,做完作业后玩10分钟等等,也可以结合孩子兴趣,引导他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而不是只玩游戏。还可以安排家庭“无手机时间”,在这个时间,全体家庭成员都禁止使用数字设备,只与家人相处交流。
3、充当孩子和社会的缓冲器。
简单使人单纯,复杂使人冷漠。孩子没有长大成熟之前,比起复杂的网络信息,孩子更需要充满关怀的单纯环境。
有些父母担心不让孩子上网玩游戏,孩子会被同伴嘲笑。这种现象确实会存在,但是如果孩子足够依恋父母,在父母那里已获得强大的安全感,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同伴的嘲笑不会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
孩子独立成人之前,离不开父母的守护。即使孩子抗拒,想要疏远父母,我们家长也要看清真相,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在这个复杂的网络时代,切记警惕,数字设备夺走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