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儿,性格偏外向,中班,独女。
上周四,3.2夜
睡前,我想和宝贝聊下,因为老师今天发信息说要找妈妈说说宝贝在学校的一些状况,于是我想先和宝贝聊聊(感觉我有点着急了)。
M:宝贝,老师今天发信息说要找我聊下关于你在学校的一些事情,最近在学校发生什么了吗?我们每天互相分享,也没听你说嘛。
B:(顿了几秒,像在思考)
M:没关系的宝贝,你说,妈妈不生气。(给妞一个安全的空间)
B:我打xx了。
M:哦,你们之间发生什么冲突了吗?
B:嗯…我看到他打xxx和xxx的时候,我觉得他这样不对,就打他了,然后他也打我了。
M:哦,你看到他打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不对,就打他了。
B:是的。
M:那后来呢?被老师发现了?(由倾听变成主导话语权,将孩子引到我的目的上)
B:是的!
M:然后被老师批评了?
B:是的。(此时情绪很低落)
M:老师怎么批评了?(我没有去听她的感受,而是直接掐断了她的思路,我的自私!)
B:我不想说了!(感觉在回避,有害怕,有委屈…)(倾听失败!)
M:好吧,睡安,妈妈爱你,也永远相信你!
周五,3.3
早晨起床
B: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
M:哦,怎么了宝贝?昨天还没听你提起。
B:我就是不想上学,昨天我太困了。
M: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
B:因为xx的事。
M:哦,这件事让你不想再去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了?(此时我已有点点烦躁,觉得又要迟到了)
B:嗯!
M:老师批评你的时候是不是很害怕?
B:嗯!
M:觉得很委屈,没有理解你?
B:是的。(此时已流泪)我不想去上学了!
M:哦,宝贝,你突然提出这个,妈妈计划今天要出门的。你不能一人在家呀。
B:(哭腔)我就是不想上学,早操结束就回家!
M:哦
……
到了学校,去得早,玩了会儿器材,然后早操展示,等到早操观摩活动结束,和妞“拜拜”,能感觉到她的情绪有些低落,但没再提要回家。(或许她也矛盾中)
……
傍晚放学后,
……
M:宝贝,今天早上你和妈妈拜拜时,怎么决定又上学了?
B:因为##没打我呀。(妞有些高兴)
M:啊!##平时有过打你吗?!
B:没有啊。
M:哦,是##当时很生气,让你害怕了?
B:嗯!
M:你以为##会打你?
B:嗯
……
晚上睡觉前,
M:宝贝,早上起床时为何突然说“不想上学呀?”
B:因为不想累呀。
A:哦
……
(或许促使孩子冒出“不想上学”的念头不止一个)
现在回看这段对话,充满了“我”,倾听应该是无“我”的,倾听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孩子排泄情绪,让情绪降温,以恢复思考的能力!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主导,一直在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