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攀树的猿群到正在形成的人用了数千万年,再到完全成为人又用了数百万年,真正现代人类的历史其实只有几万年,期间,女娲登坛创造了氏族社会和生殖崇拜;伏羲设局,母系变成了父系;炎帝东征,世俗变成部落,生殖崇拜变成图腾。女娲、伏羲、炎帝,就是所谓“三皇”。然后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的历史使命,是把部落变成部落联盟,最后是启废禅让,把部落联盟变成了部落国家。
国家诞生,文明就诞生了。历史也一分为二,之前叫史前史,之后叫文明史。时间很长的史前史,轨迹简单,线索清晰。社会组织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部落国家。文化程度或文化史的断代,则依然是点、面、片、圈、国。
最原始的人类,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生自灭的,这就是原始群,也就是“文化点”。如果这种文化能够存活并得到发展,它就会壮大,变成“文化面”,成为氏族。不同的文化面,由于自身的裂变和扩散,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交融,就会连城“文化片”,成为部落。不同的文化片,由于迁徙、联合,兼并甚至战争,则会形成“文化圈”,也就是部落联盟。这时离国家就不远了,而国家一旦诞生,人类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国家,是文明的里程碑。文明,是先后发生的。其中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出来的为第一代,叫“古代文明”,在此基础上创造的是第二代,叫“古典文明”。古典文明包括印度、希腊、波斯、罗马、拜占庭、日本、阿拉伯和俄罗斯。古代文明在东半球则主要有五个,他们是: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又叫两河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又叫印度河文明;南欧爱琴海区域的克里特;中国黄河流域的夏。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出现最早,此后,哈拉巴、克里特和夏文明也相继诞生,时间都在距今三四千年前,这就是人类的五大古老文明。
进入国家时代后,西方人将这段历史概括为四个阶段: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而中华相对应的,则为五帝时代、三王时代、五霸时代、七雄时代这四个时期。五帝的大同之世讲帝道,三王的小康之世讲王道,五霸的春秋时期讲霸道,七雄的战国时代讲无道。
众所周知,人类最早的国家,大多是君主制,少数是共和制,极个别是民主制,为什么?因为天下必须有序,群龙不能无首。拿中国来说,中国原本就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如果再摊上洪水泛滥,外敌入侵,就更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需要号召力和凝聚力,至少得有万众一心的象征。这个功能,在那时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只能靠君主。为此,人民只能做出牺牲和让步,对高举旗帜的君主俯首称臣。儒墨道法中,法家从不讨论为什么要有君主,他们对君主和君权的维护是无条件的,只有法家才是君权至上论者。其他各家,则是“有条件的维护,有保留的赞同”。君臣不能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孔子就说君对臣要彬彬有礼,孟子则说君若目中无人,臣可视如寇仇,而且如果那君主太不像话,人民还可以发动革命杀了他。因此,君主制并不等于奴隶制。可惜,儒墨道三家主张的条件和保留,离民主或宪政还有十万八千里,实行起来也有诸多问题。比如,君主如果不合格,怎样请他下台?制度、法律、办法、程序,通通都没有。实际上,当我们走完3700年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国家史和文明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又屡屡求之不得、得而复失的惆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