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点点滴滴

        前几天又回了一趟乡下,帮忙把老屋里的东西搬出来,顺便也带孩子看看老屋,让她再感受感受她老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她的生活中,对老屋有深深的记忆。昨天,老屋就被推倒了。

被拆掉的老屋
被拆掉的老屋

        一回到家,我就叫她自己仔细去看看老屋。她一岁多时,我们又带她回乡下过年(第一次回乡下她才2个多月),下午到家,吃晚饭时,她问为啥还不走,我告诉她不走了,就住这里,她大哭起来,说不住这个烂房子(和城里房子比起来),叫何二哥开车来接,第二天,感觉在乡下好玩,再也不提回了,以后每年春节都是在乡下过的。(从她出生到现在,每年春节都是在老家过的)为此我现在常常取笑她。

砖瓦结构的老屋(住房)

土墙房的老屋(厨房)

        搬出的东西全部放到邻居的gai  yang上(四川方言)和院坝里。看着那乱七八糟的一堆堆东西,很多都有好几十年了,它们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在住房的主居室屋角有2个红色的箱子,这是老爸老妈在天仙做的,有五十多年了,本来一共有3个,94年我刚参加工作,老爸老妈把最小的也是做得最好看的那个箱子给我了,后来,工作调动,我也不知道搬到哪了。

老爸老妈结婚的箱子

        墙上老爸钉了一个木架,70年代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知道是干啥用的不?那时照明是煤油灯,晚上睡觉时要端着一盏煤油灯进屋,煤油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打翻了,煤油倒出来会引发火灾,老爸想到了这个方法,解决了煤油灯的放处,我家每个屋子都有一个这样的架子。

放煤油灯的架子

      在房檐下,还有一个蒸子(又叫黄桶)。

蒸干饭的黄桶

老爸告诉我,是80年代为娶嫂子买的,花了2块钱。这个是当时办酒席蒸饭用的,要蒸满满一大桶米饭才够吃(那时的人饭量都大,尤其是农村的),后来,生产队谁家办酒席都借去蒸饭。

        娶了嫂子,不久分家了,厨房一墙之隔(厨房隔墙只有2米高,也是土墙),

农村烧材的灶

常常是两边的饭菜香融在了一起,谁煮了好吃的,就端在一起吃,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至今我还留恋嫂子做的油炸汤圆。一般汤圆都是煮着吃,炸汤圆好吃,做起来危险,经油炸,里面的糖馅融化后冲破汤圆皮,容易烫伤,所以,很多人家都是炸没馅的汤圆(我们叫哑汤圆,不好吃)。

      厨房里的jiang  kui(一种捣蒜的工具),

jiang  kui

是把一整块坚硬的石头中间掏空,看见它就让我想起老妈,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们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老妈一个人在厨房鈡花生米和黄糖,准备大年初一早上的汤圆芯子。她说,准备早了,不新鲜。现在再也吃不到老妈亲手搓的汤圆了。

      在厨房烧火,需要坐着,我家厨房的板凳是用一块废弃的树根做的,因为不直,所以我们叫做弯弯板凳。

弯弯板凳

弯弯板凳为我们服务了几十年了,凳子也被我们坐得很光滑了。搬出来的时候我提议,一定要留着,新房修好后,放在厨房里还用得着。

        土地分到户了,粮食也增产了,装粮食的工具也增多了,柜子,但成本高,农民又用竹子编了大deng(四声)子,有1.5米高。

deng子

        有了多余的粮食,家家户户开始发展副业,养猪、鸡、鸭、鹅……我家最早的猪圈是一个露天的。

猪圈

在这个圈里养出了300多斤的大肥猪。后来新修厨房,有了大猪圈,这个就来养小猪,小时候,我放猪回来,小猪自己就会进圈。现在,这个小猪圈又成了家里养的狼狗的窝,猪槽成了狗槽。2017年深秋,老妈永久地离开我们了,家里也不养猪了。

曾经的猪槽,现在的狗槽

家里养母猪后,也添置了卖小猪的笼子。

猪笼子

养的猪多了,冬天每天都要煮猪食,老爸老妈就在后院坝的竹林下,自己垒了一个大灶,买了口大锅,看看锅盖就知道有多大了。

篾锅盖
大灶

养猪要种很多红苕,红苕藤可以喂猪,红苕可以人吃也可以冬天煮了给猪吃,为了把红苕保存得久点,农村人在院坝边或石壁墙挖了一个大坑(坑口小,仅容一个人进出),把红苕放到坑里可以一个冬天都不会坏。

红苕坑

家里人多,又要喂猪,用水量很大,就用石头打了大水缸,这些水缸都用了几十年了。

水缸
水缸

    记得小时候,夏天,常常和小伙伴去河边摸鱼,摸到的鱼装在老爸钓鱼的ba  lang.(鱼篓)里,

鱼篓

拿回家,偷偷放到水缸里,老妈干活回来煮饭,看到水缸里有鱼,把一缸水弄脏了,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把一缸水舀了,又去挑水。

        再看看当时的泡菜坛子,好大啊!小时候,泡菜是主菜,稀饭干饭下饭都可以,家家户户都有。

泡菜坛子

        石磨,在农村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可以磨面,包谷面、小麦面,也可以推汤圆,推凉粉,推磨是个体力活,推磨时添料是个技术活。磨盘磨平了要请匠人zhan,有一句挖苦人的俗语就源自这里:fu炭子(木材烧过后的)zhan磨子——走一路黑一路。用废的磨盘都不能丢掉,还可以用来磨刀:菜刀,弯刀,镰刀……

石磨
废了的磨盘

        在墙角我还看见了二十多年前我读师校的漱口盅,经历了风吹雨淋,还没有变色,可见那时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有一句话,几十年前买到假货很难,现在是买到真货很难。

搪瓷盅

家里还有好多好多东西……

用废的菜板
老爸编的竹篮
顶锅盖
斗笠


……

      老屋拆除了,这些东西也没用了,但儿时的回忆不会随之消失。

                              坛子  2020.3.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