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者:刘启辉
全书分为五章
今天来看第一章0–1岁孩子的成长与抚育
1.什么是亲源性心理障碍
是由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导致的心理问题。是根,原发性的。
2.什么是师源性心理障碍
是由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导致的心理问题。继发性的。
安全感的重要性
1.孩子上幼儿园长久还哭
是因为分离焦虑,反映了跟孩子安全感与依恋关系的薄弱关系。
2.孩子小学注意力不集中
影响注意力因素:其一身体里铅含量过高,导致多动,注意缺陷。其二没有安全感。
当孩子会爬好不会走的时候,他会尝试爬着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会爬一会儿跟父母笑一笑,这时父母与孩子应有互动,当他得到父母的关注会很开心,又爬出去玩。
其实他是在寻找一种依恋安全感。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主动探索外面世界的基地。安全感会让孩子更专注。
如果早年没有建立安全感,它会在人生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浮现,故安全感应从小建立,家庭教育亦从零岁开始。
小感悟:每一位即将成为家长的朋友都应该学习家庭教育,不仅是对未来孩子的一份责任,更是成为合格父母的基础教育。只有自己学习掌握的更好,才会不由自主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学习。
不懂开始学就好了。哪里不懂学哪里。
如今互联网这么方便,学习成本并不高,还是可以更多的渠道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比如上网课、看书等。
早年的创伤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0–6岁是打下人生最重要的基础即人格基础。
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6岁以后是知识与能力的迅速积累。
0–6岁的成长更多左右是否幸福。
6岁以后的成长更多左右是否成功。
0–6岁埋下的心理隐患,会经历(小学)的潜伏阶段,会在青春期,问题冒出来。
小感悟:0–6岁的孩子是行为习惯人格基础形成的重要阶段,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互动和及时的教导引导。再忙也不能省去陪陪孩子的时间,这个关乎未来的身心成长以及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的关键。
剖产还是顺产?
在正常情况下,顺产的好处还是很好,符合自然出生的规律,顺应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实在因为不能顺产,只能选择剖产。
但是剖产容易造成伤害:
1.触觉敏感
顺产的孩子在生产过程中胎儿在产道又被挤压的过程,增强胎儿触觉的耐受度。
2.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比顺产孩子高
顺产的胎儿在挤压和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
3.容易感统失调
顺产胎儿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挤压,而剖产没有。顺产胎儿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整体位,感统能力得到锻炼。
感统失调表现在:动作协调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幼儿表现:没怎么爬就会走了,就需要注意了。
而培养孩子感统能力的最佳时间段是3–5岁。
对新生儿无微不至的照看及互动,容易对孩子建立一种自我全能感。
高质量的养育照看会延续自我价值感和稳定的人格结构。
如何处理好分离焦虑
父母出门和孩子互动打招呼,实话实说出门做什么去,不要欺瞒孩子。
隔代抚养,父母不应该缺席
尤其是0–6岁,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时刻的陪伴与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