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时间管理方法,就这3点

转眼间2024年就只剩两个月了,看看年初定下的计划完成情况,虽然没有百分百达成,但是相比往年的年末盘点一场空,今年实在进步太多了。

分享3点时间管理方法,给你参考。

1、给自己定一个年度关键词

最初想管理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太忙事太多,我想有时间去学新东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忙忙碌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市面上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我几乎尝试了个遍:原则层面上,比如,二八法则、要事优先等;方法论层面的,比如紧急重要四象限,番茄钟,行动清单等。

这些方法在使用中都上演着同样剧情:第一天完美执行,第二天勉强执行,第三天硬撑过去,第四天开始崩盘......

后来我分析,我从第一步开始就有问题了,问题在于不够聚焦,虽然有目标,但是目标太多,我不知道如何取舍,导致需要投入的时间大大超过可支配的时间,最后每一项只蜻蜓点水般开个头,就没了下文。

年初读行动派琦琦的文章,她提到她自己每年在用的一个方法——给自己定一个年度关键词,并把这个词活出来,正中我的卡点。

今年,我把“写作”作为年度关键词,从磕磕巴巴才写一百字,到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都源自关键词的方向性指引,哪怕开启其他新目标,写作始终排在第一位。

当我放下贪心,专注一个目标时,如同一匹前进的马,不再东张西望,找准方向,迈步前进。

2、让固定习惯推动行动

有了年度关键词作为主线来把控大方向,那么落实到具体行动怎么做呢?

我的方法是把行动挂到自己已有的、成习惯的行为后面,用惯性力量推动。

以写作为例,要想每天写作练笔,遇到的第一个卡点是不知道写什么,如果每天需要额外花精力去计划、寻找写什么,无疑是增加写作阻力的。

再看自己平时的行为中,有阅读和看公众号文章的习惯,读完也有一些零散碎片的想法在脑子里一闪而过。

现在,我选择读完后写下来,这就是在已有习惯之后加上新动作,顺着惯性,用新行为代替旧习惯。

这样一个小调整,让我开始享受写作,而不是负担。

3、适当留白

我发现,开始管理时间是为了有富余,当真的有了富余时间后,又会想把时间塞满、把时间榨干做更多的事,越想利用每一分钟,精神就崩得越紧,能量也恢复得越慢。

比如,在集中注意力1个多小时完成一项工作后,有了十几分钟时间空档,是利用这点时间推进自己的目标,还是放松、放空会呢?

以前我会选择马上开始今日清单上的下一个任务,无缝衔接不停歇,到了晚上基本就是精疲力尽,没有能量再去做其他事了。

后来,我学会了时间留白,每完成一项任务,给自己3-5分钟休息时间,比如起身倒杯水、看看窗外绿植、拉伸僵硬的肩颈等等,有弹性的使用自己的精力,边用边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