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孔门的传统,由写出《大学》的曾参传承至子思,子思传承至孟子,孟子之后,沉寂良久,直到宋朝时的“程朱”,朱子(朱熹)算是集大成者,但因种种,被误解很多。
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被后世一通批评——
这是要泯灭人性啊,咋能“灭人欲”呢,灭了“人欲”,咱还是人嘛?
其实细说来,朱子蛮委屈,这里的“天理”和“人欲”相对应,天理是指合乎正道不过分的诉求,人欲就是超出常分的诉求。
好比吃饭,“天理”是能够果腹就好,不必追求太过,“人欲”就是一定要山珍海味,一定要吃得好喝的好,这是一种超越正常需求的要求。
——但凡是超越正常的需求,往往会引起征伐与对战,这样来看,“灭人欲”也是对孔子“仁政”的一种继承。
02
相较于“存天理,灭人欲”,朱子的另一句话被误解更深,这句话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句话,原本没什么问题,但经过各种传播,尤其是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开始堕落,开始推卸责任,再加上小说家的各种演绎,到了近世,这句话基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为什么呢?
因为这句话所要求的对象被偷换了。
朱子提到这句话,他要求的对象是士大夫,是知识分子,或者通俗一些,是要求男人。
在社会的动荡中,士大夫(知识分子)要有骨气,有担当,不能因为利益而屈服,尤其是国破家亡的时刻,宁可饿死,也不能丢失气节——抗战时期,很多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也不吃日粮,这不是一种让人赞叹的高尚品格吗?
大家一定发现,这样来看的话,“饿死”这句话跟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品格要求是一致的。
但到了后世,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担当和气节渐渐消失,为了避免被指责,这帮坏蛋想了一个办法,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矛头指向了柔弱的女性,这简直是全天下所有男人的集体耻辱!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知识分子(或者说是男人)把本应对自己的要求扔给了女人,这给女人的苦难增加了更重的压力,几百年来,这话逼死了多少人?
可耻!无耻!
03
从夫子开始,孔门所有的一切都是向内要求的,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论是什么问题,一定是先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而所有的要求,都是针对自己,是为了约束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
清代时曾国藩说过一句话: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但不足以绳人。
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儒者,或是说要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就看这一点:看他的要求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人,他们“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样的人,无论他面上说的如何好,一定要注意,他骨子里,还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