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有这样一个国度,他们像候鸟一样在每年的第一或者第二个月份都进行着一场巨大的迁移,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朝着家的方向,宁愿奔波不辞辛苦,就算历尽千辛也要回到那个家,和家里人围着一桌子饭菜觥筹交错谈天说地,有亲人在的地方就叫做家,这种迁移的现象也只有这个国度才有,这个国家叫中国,这个现象也有一个专有的名字,叫春运。
每到离年三十儿越来越近日子,背井离乡的人儿总是各自欢喜各自愁,抢到车票的喜笑颜开,甚至头发都在跳舞;没抢到票的小伙伴屡败屡战,在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里求爷爷告奶奶也掀起一场抢票助力的腥风血雨,动不动还被抢票软件坑;还有一种惹人嫉妒的小伙伴超级任性,他们有钱啊,买一张机票根本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也许早上还在加班晚上就和父母做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和父母撒着娇,选择性汇报这一年之中的喜事,好让母上大人也高兴一番;还有的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们放假晚不好买票,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买不上回家的票,可这也不耽误他们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他们骑摩托车甚至是自行车迎着小刀一样的寒风,不惧严寒千里铁骑也回家和家人团聚,这大概才是真正的汉子吧,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亦是侠骨柔情,载着满腔的温柔和对家人的思念一路飞驰而去。
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片段,记者采访候车的人群,询问他们的背包里都有什么,结果却让人不忍泪目。从简陋纸壳箱子到漂亮的双肩背包,从易碎的泡沫箱到精美的行李箱,从小巧的手拿包到硕大的编制行李袋,每个人带的东西都是普通又不寻常。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片段,一个老大爷背着硕大的行李袋还用用好麻绳捆在自己身上,他的腰已经被压弯了,我都担心他站不稳会摔倒或是坐在哪个地方起不来,他满面笑容有点不好意思的向记者说:“俺也没有买啥东西,给老婆和孩子买了过年的新衣服,买了个电饭锅,我们小县城的比这个贵好几十,赶上商场做活动我就买了,我们哪个地方没有海,吃不着海鲜,买了些鱿鱼啊虾啦之类的让老婆孩子也尝尝鲜,现在孩子还小,等着孩子以后大了能照顾自己了,我想把俺媳妇儿也带出来转转……”看吧,咱们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这么普通,他那沉甸甸的行李在我的眼中就是对家人满满的爱,是一兜子沉甸甸年味儿。
说到回家,让我想起了我的小舅,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老人了,十月份料理完我姥姥的后事,他闲不住又去了广西打工,想着再多赚点钱,刚刚闲聊的时候说过年不回来了。但是往家里买了很多东西,那边的水产,海鸭蛋,还有我们这边见不到的水果一箱一箱的往家里邮,让我们几家过年都分点儿。小舅性格虽然有点古怪,但是他对我们几个侄女外甥女还有我们的孩子都很好,每次有好吃的好喝的都想着给我们留一份,即使我们在外面都早已见过吃过。小舅应该也是很想回家的吧,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不得已不能顺从自己的心愿,不是么?
人啊,长大后总要像羽翼丰满的老鹰,脱离母亲的怀抱,去搏击蓝天。而车票就像拴住风筝的线,线轴在那个叫做家乡的地方,当我们翱翔累了的时候,就会顺着那根线回到叫做家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