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神农氏。
农皇(生逝不详)
本名:姜石年。
别称:炎帝、赤帝、神农氏、烈山氏。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生地:姜水(今陕西宝鸡,有争议)
父亲:有熊氏少典。
母亲:任姒,有蟜氏女登。
妻子:赤水氏听訞(yao一声||搓麻织布、发明尺、秤、斗等丈量工具,上古元妃,神农独偶。)
女儿:瑶姬(巫山神女)女娃(精卫)
儿子:炎居。
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由渔猎转入农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氏族创造了中国的农业文化。
功绩——
·制耒耜(lie三声|si,四声),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立市廛(chan二声),首辟市场。
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始创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
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涿鹿之战
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与此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苗蛮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这样华夏集团,与苗蛮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他们的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炎黄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
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
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pi两声)、狼、豹、雕、龙、鸮(xiao一声)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
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
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
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象气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趁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炎黄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
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东夷部落联盟,并使东夷集团,同自己的炎黄集团,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ren四声)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
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
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这场战争的原因,既有争夺领导权的因素,还有争夺宜农土地的因素。
原本,黄帝与炎帝先前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黄帝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PS:《史记》中记载的炎帝被蚩尤所败,联合黄帝轩辕氏组成炎黄联盟。进行涿鹿之战打败蚩尤,然后进行阪泉之战又被黄帝打败的,是第八任炎帝榆罔,而不是尝百草的神农氏。
炎帝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
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
魁隗氏
炎帝魁隗氏,发祥于秦岭常羊山,兴起于赤水(今贵州赤水市),建帝都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传七帝而失政,被炎帝神农氏取而代之。
炎帝魁隗氏政权起于公元前5008年,讫于公元前4766年,历六任帝,传国虚记二百四十三年。
这六任帝是:
1、 魁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八年(公元前5008——前4951年)。
2、 炎居,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951——前4918年)。
3、 节并,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4918——前4876年)。
4、 戏器,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年(公元前4876——前4827年)。
5、 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827——前4781年)。
6、 共工,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公元前4781——前4766年)。
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