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如懿传》终于以网剧的形式播出了,与已经大红了一把的《延禧攻略》相比,整个后宫的女人在万紫千红的照映下,显得更加的妩媚。只是,女主“如懿”,40多岁的周迅带着纱巾演绎着15岁少女的心情,让人想起了当年《像雾像雨又像风》中梳着两条高高的辫子的千金小姐,那个声音有些沙哑,一张娃娃脸,时而阴郁,时而奔放,时而柔情似水的女孩,让周迅红透了大江南北。
17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在质疑着周迅的这张面庞,还能否刻画出如懿的一生,毕竟,一个女人人到中年,在看了几集电视剧以后,不得不承认,周迅饰演的如懿,一如当年她歌声中的深厚,道尽了君王与后妃缠绵悱恻的一生情意。也让我们看到了,流量小花此起彼伏的今天,纵使容颜不再光艳,但是,一颗自信的心,拿捏到位的演技,依然可以让粉丝沉寂其中。
懂得悦己,而后悦人
听到周迅饰演如懿的时候,也是惊叹,总是觉得与孙俪的甄嬛在年龄感上相差的太远,看过了《如懿传》,才明白,初看不识剧中人,再看才知周迅强。
周迅将如懿这个原本是大家族背景的凤凰女,在姑母乌拉那拉氏被先帝禁足的那一瞬起,人生跌倒了谷底,若非四阿哥弘历的一片真心,怕是要在家中杏嫁无期。
饶性做了宝亲王的侧福晋,却在皇帝驾崩之后,因姑母与太后的嫌隙,受到百般刁难,从一碗汤开始,烫红的十指,隐忍而不能言。到后来的,整个府邸都迁入宫中,她却因为姑母守孝,而独自留在王府,对着冷清的院子,这个女人没有哭泣,没有怨恨,而是从容的拿起手中的绣品,一针一线,即使时间是如此残忍的对待她。
周迅并不年轻的面庞,却将这个年纪青青就好承受这般苦楚的女子,演绎的十分到位,一言一语,一笑一颦,时而期盼,时而绝望,时而难过,却又有些许的对真心的欣慰。
因为懂得悦己,让自己快乐,所以,懂得悦人。偷偷出了王府,看到皇帝,她没有涕不成声,而是,拿出一样样皇帝平日喜欢吃的糕点,更甚,端出一碗素日太后喜欢的吃食。对着好不容易看到的皇帝,她没有极力要求将自己接出王府,而是,要皇帝百事孝为先,将太后,移至慈宁宫。平常人可能觉得这个女人蠢,怎地不会为自己打算,殊不知,正是如此,解开了太后心中的郁结,让她进了皇宫。也成全了皇帝孝顺太后的美名。
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如果你能理解自己,进而能换位思考,那么,就可以如甄嬛期待的那版,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在现实的生活中,大部分的女人懂得悦人,却不懂得悦己。有这样的一句话,现实太残酷,女人总无助。其实,悦人的女人,常常被现实打败。相反,悦己的女人,则通常打败了现实。
《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罗小葱,不顾一切自我牺牲,为了爱情甘做抹布女,牺牲自己,擦亮对方,最终,男人光鲜了,她也枯萎了,女人的所有优势都跟她说“拜拜”了,只剩下命运与她开玩笑了。
懂得悦己才是人生的赢家。拥有独特的人格和独有的魅力,不将快乐寄托在别人的给予,自信自然会大增,进而在别人的眼中也会变得漂亮。
正如《如懿传》中,如果如懿只是一味倚靠皇帝对她的爱意,在空空的大院,等待皇帝用让太后在寿康宫别扭的待着为代价,换取如懿的进宫,那么,最后极有可能,如懿就被遗忘在府邸,一生终老而死。
因为独立,因为悦己,所以,如懿没有等待,而是选择了为太后着想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让自己从困局中走出。
人生有时无奈,学会“悦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从“悦己”懂得“悦人”,更是不易,这里的“悦人”不是趋炎附势,而是真心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彼此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取“共赢”。
容颜终会流逝,有趣的灵魂不会枯萎
有这样的一句话:容颜终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衰老,但有趣的灵魂却从不会枯萎。用在如懿的身上非常合适。周迅饰演的娴妃,她没有贵妃的飞扬跋扈,没有皇后的貌似贤惠,没有玫贵人的恃宠而骄,也没有海蓝的胆小懦弱。
相反,她有着一个有趣的灵魂,阖宫上下,对皇帝都是战战兢兢,只有她,把皇帝当做了一生的伴侣,别的女人,如果受到冷落都会怨恨,只有如懿,她依然把宫里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皇帝因为赞赏,为此,专门题写了“慎赞徽音”四个大字,嘱咐内务府将其制成匾额挂在延禧宫正殿之上。
后宫的嫔妃在自己生日的时候,有皇帝的陪伴,一定会讨一个好彩头,但是,如懿不同,她的心愿是希望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嫔,虽然,当时惹得皇帝大怒,还冷战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还是按照她的提议去做了。
可见,这样的女人,有着不一样的灵魂,不让人觉得乏味和寂寞,而是,总能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照亮你的内心,让你感动,即使,当时,你并不理解。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貌美的女孩,一张嘴就是是非不断,鸡毛蒜皮,或是呆若木鸡,那么,即使容颜一时吸引你,也会因为她的无趣而离开。
相比而下,一个有趣的女人,总能用一个好的心态,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然后,微笑的走在路上。当你和她交流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她有自己的世界,为你打开一扇窗,去让你参观她的丰富多彩。
作家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一辈子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有趣的灵魂,是一种正能量,成为有趣的人,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智慧的女人,学海无涯
我们看《如懿传》会发现,如懿常常的动作是拿着一本书在读,或是看着棋盘在琢磨怎么走,给人一种总是在学习的感觉。
而如懿与乾隆的相识,剧中有提到两句诗: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原出白居易新乐府诗,描写的是一个悲凉的故事,后来,被元曲作家白仁甫写成一部爱情杂剧《墙头马上》。
因诗而倾心,这样的相遇,如若女子没有才情,便没有了后面的故事。可见,学识和见识,对一个女人的重要性,书是女人永恒的情人,不弃不离,始终如一,永远都在奉献,却从不求回报。
它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三毛在《关于读书》里就写到: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生活中,每一位女性都会面对工作、家务、子女教育等等繁琐的事情,经常埋头在里面不亦乐乎,往往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日子一天天的流过,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成了“黄脸婆”和一地鸡毛的家庭妇女。
如果坚持读书就不一样了,即使要面对繁琐日常生活,也一样能过得活色生香。因为读书,同样是工作,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因为读书,同样的后代,会有不一样的素养。读书与不读书的女人,人生一定不同。
44岁的周迅,饰演了乌拉那拉氏如懿的一生,从青春少艾到终老而亡,一个中年的女明星,不再面容娇美,但是,却充满了力量,是悦人悦己的能力,是有趣的灵魂,是丰富的知识,而这些都是女人自信的来源,永远经得起岁月蹉跎,世事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