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课后第一个90天践行过半,有迷茫有懈怠有困惑,似乎践行简单粗暴就只是早睡早起运动打卡而已。
今天看到学习部制作的精美的下周作业画报,突然反思自己似乎并没有认真的跟着践行日历走,似乎对于每周发布的作业视而不见,并没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每周作业,从这周开始,决定不再对作业视而不见,哪怕是烂开始也要认真去做,否则哪里会有好结果呢?于是,今天周一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认真的检视了这52天以来的践行成果,并且在头痛自己是工具渣渣的时候听从了组员建议“点点点,点多了就会了!”试着点点点,用导图工具画出了人生第一份导图。虽然花的时间相对有点多,但相信越来越熟练以后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除了导图以外,还是用文字再对各项主题总结反思和改进。
1、早起:已经形成习惯早起和打卡,生物钟基本形成。
2、早睡:10:30之前上床睡觉,上床可以达成50%,影响早睡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孩子们的原因,桐桐有时候自己上床就已经比较晚了,她自己的目标是十点上床睡觉,有时候就会在上床以后拉住我悄悄话,导致时间拖延,改进措施:九点半就开始睡眠仪式,十点前一定要结束谈话关灯。霏霏大部分时间可以在9:00之前就入睡,偶尔会拖久一点。改进措施:睡眠仪式提前进行,八点前启动,喝奶,换尿布换睡衣,读绘本,关灯哄睡。务必在八点半前入睡,这样才有更充足时间陪桐桐和收拾自己早睡。
(2)刷手机影响睡眠。改进措施:因为亲子践行目标就是非紧急情况,晚上八点半和十点半之间不刷手机,但考虑到每天要睡前交检视作业打卡,改到十点开始写检视打卡,这样十点半刚好可以打卡结束睡觉。
3、运动。第40天开始跑步,每天计划3公里。5:40起床,洗涑喝水换衣服穿鞋,6:00前下楼,5分钟热身,跑步22分钟左右,拉伸7分钟,6:40前上楼,洗澡洗衣服吹头发7:00前结束,霏霏晨起,7:20前结束,7:30结束早餐,7:50前出门上班。
4、每日反思。上来5个闹钟提醒各项事务,包括自己健康以及和家人的连接,但只坚持了几天没有很好的执行,比如下午四点半和先生的连接,可能我们的连接需要再紧密一些,关注孩子更要关注夫妻关系,任何时候夫妻关系都是摆在第一位的。与父母的连接也要加强,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亲情链接。
5、阅读和学习。
(1)、报名了中科院心里所的两年制研修班,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目前刚刚开课,希望通过两年的学习好好的修正自己。
(2)樊登读书会听书,每天开车途中听,不知不觉听了31本书,但有些书回想起来印象很浅,只有那些听过两遍以上的书确实印象深刻。
(3)喜马拉雅上传读完了田宏杰的《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自己认真读完书并上传收获粉丝。
(4)喜马拉雅听两遍叶老师的九段课程,温故而知新
(5)喜马拉雅听完丫丫老师的亲子时间管理课程
6、工具应用
(1)印象笔记一共写了36篇晨间日记,虽然还有点摸不太清该如何写,但至少记录了当下的一些事情和感受以及收获
(2)日历一直没怎么用上手,上周突然抽出时间试着导入孩子们的课程安排,发现很好用,而且也试着把那天必须完成的购物事宜放到日历,并且当天时间执行,深刻体会了一把叶老师说的排在日历上的是必须要完成的动作,而且也和孩子灌输了在日历上的事项是必须完成的概念。
(3)清单使用,但也是不够熟练,还不能做到完全清空大脑
(4)番茄钟用于阅读和工作,不是每日使用,只用过几次,确实可以提高专注力高效,要继续不断应用。
下一步目标
1、8月10日前完成《普通心理学》课程并完成作业,工作之余每天学习至少两个番茄钟时间。
2、每工作日路上听樊登读书,每天一本书,每周提前下载好本周要听的书。
3、每工作日路上喜马拉雅重听100讲,每天听5讲左右。
4、工具要使用起来,日历和先生的要共享,这样他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课程安排和我们的事务安排。
5、坚持跑步
6、早睡,10:30之前睡觉而不仅仅是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