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款国产游戏《黑神话》火了。在我记忆里,上一个这么得到国人认可的游戏还得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仙剑奇侠传》,大家深陷在赵灵儿与林月如的懵懂情感里无法自拔。
当时,我也是一个游戏宅男。但当我攥着不吃早饭省下的零花钱,挤进混杂着烟味和汗味的小网吧,好不容易抢到一台电脑开启游戏后,这段美好的情缘却“中道崩殂”——因为我被卡在了一个迷宫里,这一关怎么也过不去。
这一关是一个地下墓穴,实质上是一个迷宫。墓穴到处都是那种暗黄色,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物,而且屏幕上永远只是显示古墓的一部分,只能在里面随机摸索。
更难受的是,当时的这种角色扮演游戏,都是用那种“踩地雷”的方式来遇到敌人的,也就是你走着走着突然屏幕一闪就进入战斗画面,等好不容易赢了退出战斗回到古墓地图上,你很可能早就忘记刚才是怎么走到这的。
复杂的地图,频繁跳入的战斗画面,再加上恐怖的音乐、压抑的环境、以及主角不断下降的血量和渐空的药包,一股焦躁和沮丧的情绪整个笼罩了我。突然,我捂着嘴跑出网吧,在外面的空地上狠狠地吐了一通,外面清新的空气算是把我救了回来。但之后,我和这个游戏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我可不想再花钱买罪受。
但多年以后突然想起这件事,我就想,如果当时有一张地下墓穴的全景地图,随时知道自己在墓穴的什么位置,还有多久可以到达终点,那心情肯定很平稳,不会吐得那么难看。那么,同样,如果我们在干其它事情,提前获得了全景地图,打开了“上帝视角”,做很多事情的效率和情绪一定会好很多。
那么,有没有办法打开这个“上帝视角”呢?
有的,答案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深奥,实际上主要就是指我们人类特有的反思能力,特别是对我们“自身思考过程”的反思能力。
唉,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打个比喻吧:就像你自己从自己的躯壳中神游出去,然后绕着圈地全面审视自己,从而进一步优化已有认知,指导下一步行动。
我们古人说的“日三省乎己”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你别小看这个能力,这可能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获胜的终极能力。
在大多数动物保持着和几万年前差不多习性的时候,我们现代人类对比原始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思让我们在基因……。
那么如何使用“上帝视角”的元认知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是三点:
01.要有明确的方向。
我们讲到可以刻意练习,往往只记得那个舒适区边缘的心流区,却忘了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要有明确的目标。
就像仙剑奇侠里的那个古墓关卡,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找到古墓迷宫的出口。我们的反思就要围绕着如何找到出口不断拼接信息思考,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战斗频频打断,也不是一会想着找路一会想着多升几级。
为什么方向这么重要?
举个例子吧,我们有时候下班回来,一想一天干了什么?好像啥也没看,回复一下各个工作群、看一看微信消息、整理一个办公桌、看下电脑里弹出的新闻、学习强国打个卡……等等,一晃神时间就过去了,该写的材料还是没写,该思考的文件还是没动,重要的事情一件没干,反倒是离deadline又近了一天。
大脑的资源是有限的,专注才是最高的效率。我们要习惯在任务的开始就找到明确的目标,集中精力歼灭阻碍,而是不被各种干扰所阻滞。不是有句话么,将军赶路,不打小鬼。将军为什么不打?因为将军要做的是几千几万人的部署安排,关注的是战役胜负的关键,而不是纠结于有没有多打一个小鬼。
02.要及时纠偏。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在城里开车是不会开导航软件的。有时候一些新手朋友会问,对不熟的地方,你怎么知道应该走哪条路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大概方向,然后往那个方向开,可能走的不是最近或者最不堵的那条路,但只要方向不错,就不会出大差错。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纠偏过程。我们在每个路口就思考去目标方向应该直走还是拐弯,每经过一个路口就是一次纠偏的机会,即使一个路口走错了,第二个路口走回来就行了。
如果用导航软件呢?其实也一样,不一样的是导航是实时纠偏的。如果你一旦偏离了一开始的规划路线,如果方向错了,导航马上就会提醒你掉头;如果方向一致,但路径变化了,导航也会马上报告“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
这种纠偏就是一种宝贵的元认知或者说反思能力。
比如,减肥你拿起一块薯片,如果你动用你的元认知审视一番,那肯定会警铃大作。如果疲惫的你躺在床上刷抖音到凌晨,抖音里发来了健康使用提醒,你用元认知看看眼睛布满血丝的自己,那也不难做出正确的决定。
元认知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要在遭遇重大打击的时候被动使用它。如果我们提高主动性,在每个“路口”停下个几秒钟启动“元认知”,就可以用“元时间”及时纠偏行为,从而更快接近目标。
03:要清晰****。
才举老司机的例子里,那路口的选择是很清晰的,要么直行要么拐弯。但我们的生活很复杂,有时候在每个“路口”没有明确的选择,没有明确的答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促进目标,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模糊”变“清晰”的学习能力。
比如,健身这个事,现在网上的信息铺天盖地,健身房里的教练对你的指导也是南辕北辙。这个叫你强化力量训练,那个叫你花更多时间做有氧。这个叫你先练习核心,那个叫你从腿部开始……。
面对众多选择,怎么办?
首先,对齐目标。我健身的目的是什么?是更好的形体还是更强的运动的表现?是保持健康还是功能恢复?了解了目标,才能知道应该练什么。
其二,凭感觉学习。对,你没看错,就是凭感觉。凭感觉找几本和你目标相近的健身书,不要全部看,找里面你最想了解的章节看,了解大概。
最后,制定计划。结合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制定好可行的健身计划。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依靠第二步学习的知识,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向目标推进。比如,当拿起薯片的时候,清晰地知道该马上放下。
小时候还喜欢一款游戏叫《星际争霸》,主要是和对方在一片黑色迷雾笼罩的地图上指挥部队战斗。游戏里有一种观众模式,可以直接消除迷雾观看双方战斗。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用观众视野来打比赛,而地方只能在迷雾中摸索,那将是多么巨大的优势啊?
愿我们都能用元认知照亮我们的人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