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第8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有一个人可谓万众瞩目。他终于结束了陪跑20年的悲情梗,众望所归的捧起了小金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他19岁便第一次拿到提名,不可谓不早。97年,他23岁,坐着那艘大船驶过世界,让所有少女尖叫,万人空巷。不过,张姐姐没说的是,早年成名的人,往往晚节难保。张姐姐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97年之后,他在我,想必也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牢不可破的偶像形象。所以,当这次奥斯卡把他再度带入我的视线的时候,对他并没有怎么关注过的我还真的有点惊讶。但仔细回忆一下,97年之后看过的他的电影虽然不多:《血钻》、《华尔街之狼》、《飞行家》、《猫鼠游戏》、《了不起的盖茨比》……难得的是,至今没看到惨不忍睹的烂片。
于是认真搜了一下他的表演史,才发现:
他曾经和这些辉煌的名字合作:马丁.斯科塞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我最爱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神作《鸟人》、《通天塔》的导演)、丹尼·博伊尔(我最爱的电影《猜火车》的导演)……
豆瓣上有评价的他参演的电影,最低分数是6.5。来自他和莎朗斯通合演的《致命快感》。这个分数,对于好莱坞的很多演员,甚至是大明星来说,都可以往最好成绩那栏排了。
在16年几乎斩获所有大奖之前,他曾经获得过一个美国演员工会奖、两个金球奖、一个柏林电影银熊奖,以及数不清的提名。俄罗斯人民曾经自发贡献金器给他打造“高仿”小金人,英国人曾经用他的名字给电影院改名,而荷兰人则干脆将一首名为《我想和迪卡普里奥约会》的歌唱红了大街小巷。
不用我再多说,你一定猜到,他就是小李子。
虽然小李子22年陪跑的梗已经被玩的稀烂,但真的要感谢这个梗。它让我认真审视起这个曾经的翩翩美少年,如今的(大腹)便便老男孩,并得以借着那些不会老去的影像,从20多年前一路走来,慢慢品味他的蜕变。
这一篇,就从93年开始,重温少年时如钻石般灵光四射的他,以及带着夕阳色彩的,几部小电影。
这里介绍的是小李子在97年出演《泰坦尼克号》之前的几部作品。纵观他尚未盖棺定论的演艺人生,我用自己的方式将这几年称为小李子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他身量尚未完全长成,也没有万人迷的偶像标签和包袱。他有常常眯起的蓝绿色眸子,微乱的卷发,还有似乎和年龄有些不相称的,轻灵却又复杂的气质。那个时候,他像一个尚未入世的精灵,飘忽、迷蒙,却又那么的夺目……
原谅我用了很多空泛的大词——这篇文章一定不客观,因为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那个时候的他,以及这里介绍的每一个角色。
《不一样的天空》1993
《不一样的天空》并不是小李子演的第一部电影——在此之前的91年,他参演了一部少年惊险电影。但,这部电影才真正让小李子在电影这方天地里牢牢的站住了脚——虽然,是做为配角。
尽管是作为配角,但在我眼里,小李子完全秒杀了作为主角的约翰尼.德普。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宁静小镇上的爱情故事。Johnny饰演一个勤恳顾家的大哥Gilbert。老爸上吊自杀后,老妈终日暴饮暴食,变成一个硕大的胖子,连走路都困难。照顾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Gilbert身上。雪上加霜的是,他还有个天生痴呆的小弟Arnie——小李子的角色。
不知是角色设置故意为之,还是小李子的魅力实在难挡,电影里几乎所有两兄弟一起出现的场合,人们的注意力就很难从Arnie身上挪到Gilbert那里。小李子把一个外表有些疯癫,但又似乎有着超乎凡人的洞察力的小傻子的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一家人一起吃意大利面时,他摆弄叉子,搓鼻子的小动作;受了惊吓后依偎在妈妈肥硕的身子里却毫不觉得别扭,安然享受的表情;发现妈妈去世时失措的大喊大叫……
凭借这部电影,他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奥斯卡提名:最佳男配。当时的小李子,似乎全然不把奥斯卡当回事。他说,最好别获奖,免得我要准备获奖感言。一副渺腻天下的少年轻狂——毕竟,那一年他才19岁。
P.S.,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中文名《不一样的天空》至少为它提升了两档bigger。See,这就是翻译的力量。
《篮球日记》1995
一部电影,他已经发出了自己的呼声:世界,准备好被亮瞎双眼吧!95年,他开始作为主角出现在银幕上,在《篮球日记》里,成为才华横溢却差点被毒品摧毁的少年作家。
这部电影本来确定由曾经获得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以及奥斯卡最佳男配提名的少年天才River Phoenix担纲。却因River嗑药过量猝死而临阵改由小李子主演。而小李子颇为业界称道的一点就是,他至今从不触碰毒品,出演和毒品有关的电影都需要请专家做指导。老天就是那么不可捉摸:不知是他觉得Pheonix的才华太过耀眼,不适合这庸俗混乱的人间,还是他看穿了小李那繁华之前清冷而又妖艳的青春,其实也只能维持这短短的三四年。
这部电影里,小李一如既往维持着他少年人独有的激情和苍白。河边和几个哥们一同跳水的一幕,他脱下上衣,瘦削的身体让我都有点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可暴雨里打球哀悼好友的时刻,你又分明可以感到一股股洪荒之力,在他的体内涌动喷薄。这是少年人独有的魅力,全然的不确定,全然的肆无忌惮。
尽管他将青春演绎的无比放肆,我还是从他看到少年好友参加全美少年篮球联赛时寥落的眼神里,略微读到点其他的东西,稍纵即逝。而这一切,在他再次充当配角的电影《马文的房间》里,则被更加细致的描绘了出来。这部电影,由小李子奉为“终身偶像”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家庭戏——妈妈们大可找来看看。梅姐饰演小李子的老妈,一个看似崇尚自由硬朗独立实际心细如发温柔如水的女人。梅姐和Diane Keaton这两位女戏骨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前者将少年离家试图逃避照顾瘫痪老爸责任,但中年时又因为唯一的姐姐罹患血癌而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姐姐和爸爸身边的“寻梦”女性演绎的惟妙惟肖;后者则用她长着雀斑和皱纹的脸,略微下垂的眼睑,以及时而微微翕动的嘴唇,演绎了一个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和失智老爸的好姐姐形象。
这部片子里,小李子不算是什么重要角色,因为和他搭戏的两位女士都是行家。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梅姐panic attack那场戏,演的实在是入木三分:她得知给姐姐换骨髓无望,只能保守治疗等死。一低头,恰恰看到水槽里堆着的一摊针管,大惊失色,慌忙回到房间,匆匆收拾起行李。正胡乱往箱子里装东西,抬头看到儿子Hank,一句“What are you doing?”,瞬间又让她冷静下来,并终于决定承担起照顾家人之责。(看到此刻我只想说,好像昔日那个试图逃离“照顾人”命运的少女,却是照顾人最多的那个:拉把大两个儿子,刚想过点轻松日子,姐姐又得了白血病,于是姐姐、老爸又成了下一个照顾的对象。)
尽管在两个大姐大的阴影之下,小李子的演技仍然可圈可点。他和Besty阿姨第一次聊天。Besty满是怜爱的伸手打算摸他的头,却被他激烈的直接挡开。时机和力度的把握,相当老练。最难得的是,他只用眼神就把一个少年面对母亲的复杂情绪诠释的丰富而到位。面对老妈的刁难,他的眼神里有不耐、厌烦,但却也有一丝丝的畏惧。我想,他或许还意识不到,那畏惧背后是对爱的渴望和肯定。而面对Besty,从一开始的隔膜、怀疑,到后来的信任、亲密,甚至佩服,也都被他的眼神演绎的恰到好处。这部电影,小李子虽然不是主角,但我能看到他不断丰富自己的努力,正在将他带向一个小小的顶峰。
不过,我觉得这个顶峰,其实在他出演《马文的房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那就是95的另外一部小众电影《心之全蚀》。
《心之全蚀》由波兰女导演霍兰执导,讲述法国文学史上一位耀眼的印象派诗人兰波,以及他和诗人魏尔伦的一段同性之恋。
1871年,当时只有16岁的诗人兰波,给已经在巴黎声名鹊起的诗人魏尔伦寄去了他写的诗。后者阅后立即提笔给兰波写到:“我的诗人,到这里来吧”。于是,兰波离开了他生长了16年的法国乡下,离开了固执到苛刻的妈妈和贫困的乡村生活,来到巴黎,投身于这滚滚红尘和漫长的,关于生命的践行。
兰波的桀骜不驯,在他第一次与魏尔伦的家人见面时就展露无遗。他会故意在就餐期间打嗝,说 “撒尿”这样的粗鄙词语——其实,有几个人像他那样景玉修辞,能如此微妙的把握每个辞藻的含义呢?深夜,别人睡去的时候,他执一根白烛,在魏尔伦的书架上随意的抽下几本书,藏起他的十字架,然后又对着一群瓷器小狗龇起了牙。他甚至在诗人的聚会上大放厥词,还当众撒尿。这一切却越来越让已界中年,诗才与生命力趋于平稳却也趋于无趣的魏尔伦无法自拔。于是,两人的不伦之恋,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之后,在兰波的怂恿下,魏尔伦离开巴黎和富有的娇妻,开始与少年诗人浪迹天涯。他们在伦敦过了两年朝不保夕的生活。慢慢的,兰波开始厌倦这一切,他那向着太阳不断进发的心,一再要求他离开貌似无波的生活。于是,两人开始产生龉龌,并最终分道扬镳。魏尔伦离开伦敦,抛下生计无着的兰波。而后者,则在布鲁塞尔与他正式分道扬镳。魏尔伦无法忍受兰波的离开,打伤了兰波的手,并因此入狱两年。而兰波,则在21岁后,决定封笔。从此浪迹天涯。他做过马戏团的翻译、食品商的经纪人、荷兰人的雇佣兵,最终在非洲成为一家贸易公司的干事,过着和盗匪打交道的人生。
这部电影的一切,都让我着迷:开场时便出现并贯穿整部电影的小提琴,兰波略皱的泡泡袖衬衣、时而清新时而宏大的自然景观、还有无一不能成为经典的台词和诗句……
不过,最让我着迷的当然是小李子对兰波的演绎。从电影一开始,他微微眯着眼睛出场的时刻,他就紧紧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神——难道只有魏尔伦会为之倾倒吗?导演霍兰,这位曾经在戛纳电影节获奖,执导过《欧洲、欧洲》的女人,敏锐的抓住了小李子稍纵即逝的,如林间迷雾一般的气质。那气质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小李子:迷茫、轻灵、邈睨天下却又有那么一点点不知所措。 这种气质本身就是诗意的,无需任何矫饰。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着迷,其实并不单单因为小李子。其实我更迷恋的是兰波传奇的一生和他绚丽的才华。那才华里含有太多不被人理解的部分——或许他宁愿如此。而他的生平又何尝不是一样?兰波21岁搁笔,写作生涯只有短短五年。在此之后漫长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不断的变换角色,不断的流浪,不断的“on, and on”。有人说,他后半生不得不停留在过多的琐碎里,消耗了他的才华。我却本能的不那么理解。电影里,面对魏尔伦的质问,他说“因为我已经无话可说,其实一开始就没什么可说的”,他说,“我以为我可以起些作用……但都没用。世界太老,没新鲜事”。这让我想起了晚年要求家人把所有作品都烧掉的卡夫卡。我的心告诉我,这并不是负气的冲动,而是通透的肺腑之言。就像他16岁就曾宣告的那样:“我明白要成为本世纪第一诗人,我必须用我的身体经历一切。我不能只成为一个人。我决定要成为任何人”。我想,他用后半生的琐碎甚至平庸,写就了另外的诗篇,不需要理解修辞,也可以看得懂的诗篇。
我将带着钢铁的四肢归来
深色皮肤, 愤怒眼神
我将富有
我将残酷而闲逸
我将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