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
2.1.2 片段
就在那段时间,有一天,我和萨拉与斯坦和亚历克莎共进晚餐。我们当时在讨论学习者/评判者材料,亚历克莎就鼓励斯坦去质疑一下自己的假设,再用转换问题来评估一下他的投资策略。她建议斯塔用‘ABCD选择法’来考虑这件事,就是我之前说要告诉你的那个工具。斯坦答应试一试。这一试之后的效果令他非常震惊。ABCD选择法是这样的:
ABCD选择法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B(Breathe)——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D(Decide)——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整个这件事让斯坦停下来思考,真的就像一记警钟一般,令他醒觉。斯坦的评判者思维差点让他损失巨额财富,他意识到其数额之大后,跟我说,他现在总在用ABCD选择法,ABCD选择法已经成为他自我教练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他甚至开玩笑说,他已经开始把那几个问题固化在大脑中了。如果他当初不是率直地接纳并观察自己评判者的那一部分,而是拼命将它推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要用ABCD选择法,就要从觉察和接纳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斯坦可真是收获颇丰啊!
、I 便签:
上文主要讲解了从觉察和接纳开始的 ABCD选择法:因为思考方式决定一个人成为批判者还是学习者,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停下来思考,随时觉察自己处在何种位置。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强化自我观察,并从评判者转换到学习者状态。具体如下:
ABCD选择法: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B(Breathe)——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D(Decide)——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使用场景:自我教练、投资决策、沟通谈判……,这是一个适用广泛的一个方法,几乎所有的面对自己失控或焦虑的场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停下来思考。
A1:
故事
春节之前,跟一个社群创业者沟通的时候,因为觉得他的很多吸纳会员的方式有问题,我们从最初的辩驳,最后都陷入了情绪的对抗之中,闹的不欢而散。
反思
通过上文的学习,我反思到,如果当初我能够从内心不舒服的开始,就停下来用ABCD方法思考和接纳,那结果一定会不一样。我当时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在一个评判者的位置,也没有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更无法从其他的视角来看,全部都是在用情绪对话,真的是无效的沟通。
A2
目标:修炼学习者思维,成为不随意评判他人的人。下周,在旁听其他创业导师分析创业项目的时候,运用上文的ABCD选择法,用学习者的心态来聆听。
行动:
用ABCD选择法来旁听其他导师: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抗拒?这样对我,对创业者有用吗?
B(Breathe)——深呼吸 停一停,我还能用哪些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和这个人?
C(Curiosity)——好奇 为什么这个导师会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创业者的反馈是什么?我遗漏了什么?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样的问题?我要从这件事中习得的是什么?我要怎么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去?
D(Decide)——决定 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填补自己认知的不足,并在自己支持其他学员时灵活使用。
可控措施:
把这个方法做成便签,并设置提醒,在旁听导师分享时,放在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