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滔滔不绝地发表干农活儿的经验的时候,农民们丝毫没有嘲笑他的意思,因为他们知道,他干起农活儿来甚至比他们还要熟练。总之,凡是那些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的事情,他都予以关注,并投之以饱满的热情。
现在能理解卢梭为什么要爱弥儿生活在乡村,教会他种地了。
除此之外,爱弥儿还经常去农民家里做客,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生存环境。他问他们有几个孩子,有多少土地,农产品都销往哪里去以及他们都享有哪些权利,又要承担什么义务。
这不就是社会调查吗?关爱社会各阶层从调查开始。
他给予农民们各种形式的帮助,但他很少在金钱上补助他们,因为他不能控制金钱的使用。例如,他帮一户人家修好了快要倒塌的房屋;他帮忙整治了一块因缺乏资金而不得不废弃的土地;他看到有人遭受了损失就送给了对方一头母牛、一匹马以及一些牲口。
赠送金钱不如赠送生产资料。
他成功调和了两个要打官司的人之间的矛盾;他经常照顾病人,并给他们送吃送喝;他还资助过那些因为贫穷而不能结婚的年轻人。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包括那些不幸者或者穷人。
同情弱者,主持正义。
有些人把他当恩人,有些人把他当朋友。他总是和他们打成一片,并施以各种形式的帮扶。
这样的男人,谁不欢迎呢?
除了上述事情,爱弥儿还要随我去一个木工家做活儿。我们一周去一天,赶上天气不好不能下地的话,就去两天。我们跟其他的木工一起干活儿,干一样的活儿。
木匠活又能体现爱弥儿的什么优秀品质呢?
有一次,苏菲的父亲在木工家看到了我们,回到家后,他就满怀敬意地把我们忙碌工作的情景讲给他的妻子和女儿听。于是,他们决定趁爱弥儿工作的时候一起去看他。
可以吸引苏菲的注意力。
于是,她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爱弥儿干活儿。他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榔头,正在钻一个榫眼。钻好之后,他又转身去锯木头,完了把木头夹在夹子上,把它的面刨光。
娴熟的手艺。
看着忙碌的爱弥儿,苏菲心生感动。女人啊,你应该尊重你那为了养家糊口而出去工作的男人。为了给你挣面包,他不辞劳苦,你应该为有这样的丈夫而感到骄傲。
女人喜欢勤劳而有技艺的男人。
有一次,爱弥儿和苏菲去拜访一位农民。这位农民的腿摔断了,他的妻子刚刚生完孩子,而且家里还有另外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爱心。
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菲放下身段,丝毫不顾那些脏兮兮的东西和刺激的臭味,帮他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对农民施以悉心的照顾。
女人必须有爱心。
看着勤劳善良的苏菲,爱弥儿感动至极。男人啊,你一定要珍惜你的女人。她会在危难的时刻帮助你,在你痛苦的时刻安抚你,你应该为有这样的妻子而感到自豪。
男人喜欢勤劳善良的女人。
爱弥儿已经两天没有见到苏菲了。那天早上,我拿着一封信走进他的房间,表情凝重地对他说道:“如果有人通知你说苏菲死了,你会怎样?”爱弥儿一下子站起身来,双手交叉在一起,默默地看着我,眼睛里尽是茫然。
恋爱时必须考虑,假如对方不在人世了,自己该怎么办?
看到他紧张的样子,我缓和地跟他说道:“你放心吧,苏菲生活得很好呢,今天晚上我们就去拜访她。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顺便聊聊天。”
这是更超前的教育。
爱弥儿,幸福是一切有感觉的生命体都想要的生活状态。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第一个欲望,也是唯一一种会延续终生的欲望。可幸福在哪里呢?没有人知道答案。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可到死都没有找到。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放纵自己的欲念,你迟早会成为欲念的奴隶,这是多么可怜的境地!你越是一门心思地想满足自己的欲念,你的欲念就越不容易实现。你也想保持内心的平和,可你却不知道怎样做。如果总是屈从于欲念,你就不会成为一个好人。
欲望毫无止境,也没有约束。
假设一种情况,不管苏菲嫁没嫁人,你有没有结婚,不管她的父母愿不愿意把她许配给你,也不管她对你是爱还是恨,你都要一意孤行地和她在一起,强制性地把她据为己有。
这是初恋情人的欲念。
果真如此的话,请你告诉我,如果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丝毫不控制自己的贪欲,他还有什么邪恶的事情做不出来呢?
是的,放纵贪念只能导致邪恶。
爱弥儿,只有鼓起勇气去争取,你才能获得幸福;只有经过一番艰难的斗争,你才能拥有德行。力量是德行的基础,也是德行的源泉。我们经常说上帝是善良的,但没有人说上帝是有德行的,因为上帝做善事是一件很容易是事情,不用经过斗争。
有力量,有勇气,才可以拥有德行。
我们对德行的需要是伴随着欲念的产生而来的,对你来说,认识德行的时刻已经到了。
德行是欲念的制衡。
一个有德行的人懂得怎样用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有这样,他才能遵守做人的本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逾越道德底线。你目前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好像一个暂时没有收到主人命令的奴隶一样,你的自由只是一种假象。
德行就是用良心和理性控制情感。就是遵守做人的本分,不逾越道德底线。没有德行的自由是伪自由,受欲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