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和我们对独生子女想象中娇气、任性完全不同。真实的独生子女大多对父母具有同理心,知道父母真心关心自己。他们在学习上能力有差异,但学习态度比前几年学生有进步(不是我们想象的一届不如一届)。叛逆期表现的叛逆倾向逐年减弱,极少高中学生和家长、老师顶撞。这些转变可能和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的西方化改变有密切关系。
高中学生学习随着课程改革,学习任务却在逐年加重。学习时长逐渐延长,而相应的吃饭、睡觉时间不断收到挤压。这种情况下,学生适应能力确实较强,在竞争成绩的外界压力下,大多数学生也能从初中靠老师帮助,迅速适应高中阶段靠自我的学习状态。
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流畅,成本低。不同学校的做法不再具有神秘性。只要有高考的微弱优势,马上就有别的学校效仿其做法。获取考试成绩,基本思路不可能是在宽松环境下取得的。必然伴随着抓时间,抓纪律,抓细节。大家不再纠结高分低能,只是在关注高考分数。
对于学习过程漫长而艰辛,成绩让学生感到痛不欲生,他们可能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找到有实效的提高成绩的方法,才能环节学生的学习焦虑。下面给出7个学习建议。
第一,降低期望值。尽管高中生一般都特别积极乐观,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学习这件事上,还是要悲观点。有时候你还要需要给自己洗脑:这次成绩会很难看的。学习很难,取得考试成绩比学习还要难。阻止你学习进步的不是数理化本身的难度,是因为你失败后的自我否定。我不是学习的料,你会这样评价自己。这句话基本上把你学习所有可能进步化为乌有。先给自己一个预期,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有可能会名次垫底,而即使垫底,也不会阻止我前进的脚步。
第二,保持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学习需要争分夺秒,但不是只要努力就马上有回报的。成绩的进步是个纠结的过程。有时候你可能学习放松了,成绩却有所进步,而你把别人喝水、吃饭的时间都用于学习,也不一定会提高。很多人分析可能学习方法不对,但更可能是由于基础太差,心理素质不好,考试题型不适应。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早晚都会收获到自己想要的。而凭热血买本资料,做了几天感觉没有成就感,又回到原来的学习状态,则很难进步。
第三,学习态度要保守。具体而言就是,不要羡慕那些课堂上总有灵光咋现的学生。他们看起来思维敏捷,思考快,头脑聪明。而考试时那些学生往往成绩不尽如人意。原因就是这样的学生往往耐心不够,不愿意反复的刻意练习。导致做题时步骤不严谨,扣分严重。一句话,现在高考,不是考智商,不比谁更聪明,而在于知识覆盖面。一个选择题4个选项可以考4个知识点,也可能更多。这些知识点都是基础的,反复练过的。你不会做,不能说你不聪明,只是说明平时做题量不够。
第四,追求成绩。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误导,认为高分一定伴随着低能,导致不重视成绩,还有时候不让孩子认真学习。还有些家长爱孩子,但不相信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学生自己也有不少不自信,女生天生不适合学数理化,男生不适合文科。这些心理暗示也影响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其实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这一点,而学生受到心理暗示后果然符合长辈心理期待。
要追求成绩要做到,学习专注,不分神;反思总结,延长思考;反复磨练,不偷懒;紧跟老师,不单干;追求实效,不应付。
第五,不否定自己。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门门满分,科科第一。表层的道理和说理往往很简单,而学生从小受到批评,谴责,他们会内化这些批评,并且将它们当作自己真实存在的问题。他们不断重复加强这些负性错误观念(我很丑,我很差,都是我的错,我毫无价值),结果就是,很轻微的挫折他们也不敢面对。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不要轻易的给自己贴下负面的标签。一切进步首先要克服内心恐惧感,而不是知识到底有多难。
第六,尽可能把知识点深想一步。都知道爱因斯坦那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是学习中,偷懒的心态不愿问;害羞的心理不敢问。还有相反的情况,把一个大的解答题往老师面前一放。老师一步一步讲,二十分钟就伺候一个人,效果也不会好。而真正会提问的同学,不仅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理解,还能有效的促进老师的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第七,不断考察自己的水平。学校组织的考试是考验所有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考察老师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知识点深化理解。如果学生每天的学习都抱着考试的心态,定时做,专心做,自己评分。这样的学生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这7点建议对高中学习的你,或是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