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盛溪村的富户贾生有一方池塘,说是池塘却显少有鱼虾,久而久之那方池塘便成了村中孩子们玩闹嬉戏的地方。
这天,当孩子们如往常一般结伴来到池塘时,却发现池塘被贾生围了起来。孩子们找到贾生询问原因。
“那个池塘总也不出鱼虾,实在没什么用处,我打算把它填了。”贾生不厌烦地说。
孩子们见状纷纷哀求着贾生留下池塘,甚至还有的说可以为贾生做些零散活计,只希望可以留下他们嬉闹的池塘。
贾生没有理会,径自打发孩子们回家。
孩子们回家后,向各自的家长哭诉贾生的“恶行”。
二
翌日,当贾生寻村民们来填池塘的时候,不意外地遭到了村民们的拒绝和“规劝”。
村民甲说:“贾生,你真是太过分了!你家里本就富庶,只是一方池塘而已,留给孩子们玩耍,对你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
村民乙说:“贾生,你太冷酷了!那方池塘即使填平了,对你来说也无甚用处啊!为什么不能留给孩子们呢?!”
村民丙说:“贾生,你怎能如此狠心!那方池塘是孩子们的乐土,怎么就这样被你剥夺了去呢?!”
看着那些“正义凛然”的村民们,贾生只是淡淡回道:“那方池塘本就属于我。从前孩子们在那里玩耍,出于同村情谊我没有说过什么,但是现在我对那个池塘有自己的计划了,那么你们是以什么样的立场来指责我呢?”
三
贾生的话怼得村民们哑口无言。
有几个年轻的村民觉得贾生的话很有道理,便带着器具和贾生一起回到池塘边,和他一起动工。
艳阳高照的天,不多时,只见慢慢被土湮没的池塘突然开始冒泡,然后竟往上喷薄出一注水来。
水喷洒在贾生的脸上,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过来帮忙的年轻村民也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去捧池塘里的水。水温让他们惊奇地看着贾生询问情况。
贾生捧着水柱的水不断地往脸上拍,“没错,是温泉!”他惊喜地对大家说。几个人突然充满了力气,贾生大致和他们说了一下自己的规划,然后他们开始顺着泉眼挖了起来。
这边的响动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大家都知道了贾生之前的池塘竟然是个泉眼!
四
没想到贾生竟然有这样的本事,一个死了多年的池塘,竟然被他挖出了泉眼!不知道他能不能顺着那个泉眼找到其他地方的泉眼呢?
村长也闻讯赶过来了。来的路上,他心里盘算着把着泉眼算作是村中财产,继而想起贾生之前怼村民们的样子。
等村长看到贾生,话到嘴边硬生生就变成了询问贾生日后对泉眼有什么计划,能不能造福乡里云云。
这时的贾生已经从获得温泉这一意外之喜中逐渐恢复了冷静,他听着村长的话,有些许明白了村长的来意:“村长您是知道的,这方池塘本就是我家祖产,多年来对它投入却没有任何回报。这次动工我也没有对大家言明,没想到竟引得乡亲们对我多有指责。”
“没有指责,没有指责!”村长急切地打断贾生的话,“贤侄啊,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之前那都是小孩子不懂事,乱传话。大家都知道你是个好的,之前那都是误会。”
五
“既然叔您都说了是误会,那我就安心了。”贾生状似放松地舒了口气,“我是盛溪村的孩子,自然是想着造福村里的。对这方泉眼,我自有一番主张。只是先前帮我的几个同乡,我是要首先安排的,其他的人您容我后续再计划安排。”
“这是自然,叔就知道贤侄是个不忘本的人。”村长有些讪讪地说。
闻言贾生话风一转,说道:“您放心,自小家中便教导我要知恩、感恩,况且如果后面遇到什么问题,还得麻烦村长叔多多帮衬我才好。”
村长连忙应下,回到家后,他想着贾生的话,然后从自家挑了几个年轻的小辈送到贾生那里帮忙。
村民们也都结伴向贾生打探泉眼的消息,再也没有人为了孩子们曾经的“乐土”指责贾生了。
后记: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无厌,见利忘义,人之本性,大率如是。你的善良默许,也许在某一天就会成为别人顺理成章的道德绑架你的理由。管是情分,不管是本分。对于别人的“情分”,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而对于别人的“本分”,我们更应坦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