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之信用增级
资产证券化的其中一个特点便是信用增级机制,并且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
内部信用增级包括:
超额利差(excess spread ):
在支付所有费用后所剩下的金额。超额的差价将存入储备基金,这将有助于弥补未来的任何缺口。然而,发起人可以保留超额差价以获取自身利润,或者保留部分来弥补损失。
储备账户(reserve account):
储备用来偿还未来或有损失的资金。这个账户主要是利用存款上的现金储备支付规定的交易费用,比如利息。
超额抵押(Overcollateralization):
超额抵押是发行人通过增加抵押贷款数额,使得贷款组合的预期现金流量超过应偿付的资产支持证券本息,这限制了债权人的信用风险,提高了贷款的信用等级。超额抵押有助于吸收损失。
优先/次级结构(senior/subordinate structure):
次级证券比优先级证券先承担大部分的损失,并为优先级证券提供信用支持,提高其信用质量。
外部信用增级:
外部信用增级又第三方信用担保。第三方是指发起人、发行人、服务人、受托人以外的第三方担保机构。
信用证(Letters of Credit):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具给发行公司的备用信用,承诺一旦发行公司无法还本付息,银行可以借钱给发行公司。它本质上也是银行提供的担保。
履约担保(surety bonds):
担保人为保险公司,目的在于担保投资者及时得到利息和最终偿还本金。
现金抵押账户(cash collateral account ):
CCA是向发行信托机构提供的再投资于某些短期合格投资的贷款。一旦上述第三方担保人发生特殊情况,投资者将面临违约风险。为了避免该风险,可以动用现金抵押账户的资金,投资于随时可变现的短期证券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