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受限于规律,生命受制于规则。
所谓规则,就是对选择的否定。
研究规则,源于我对《博弈论》的学习和研究。
《博弈论》里面很多经典案例的分析,实现了合理性,并且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说,囚徒困境;但在有些问题上,给出的结果则有明显错误,比如:
分钱问题:标准的答案是99.99, 0.01,也就是说,甲给乙1分钱,乙接受。这肯定不符合现实。对于理论上应该接受,而现实中几乎不会接受这种差异,有说法是因为理性失效,也有说法是因为人有寻求公正的本性,甚至有说法,不接受是因为不想被认为是傻瓜!一言蔽之,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科学上空笼罩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个火枪手:这个案例本意是给出三个人相互开枪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生存概率。计算本身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要开枪? 如果说三个人是被旁边一大堆枪对着脑袋,不开枪就会被干掉,或者三个人在沙漠中,只有最后一瓶水….那么,这是合理的,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极端的情形非常少。那么,在绝大多数的,不是一定要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三个人的博弈会达成怎样的均衡?如何实现?
还有,这个案例中,着重强调了是甲命中率最高,但死亡率也很高,而作为最弱者的丙则好像可以活的很滋润,因为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个案例似乎在告诉人们,做弱者更有利。现实呢?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让自己更加强大一些?
还有其它的例子,比如说银行大盗问题:理论上,抢银行是极度不理性的行为,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去抢银行? 买彩票也是同样的问题,等等。
…..
之所以会有这些理论和实际不符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因为在《博弈论》里,规则(边界条件)是规则,选择(策略)是选择,互不相关,规则对博弈参与者而言,是一种外部性,不可否定。
《规则论》则认为:
规则是在博弈中产生的,而不是由上帝制定的;人们在规则下博弈,也同时在博弈中制定、影响和改变规则。
这种不同给这些问题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分钱问题,最后的均衡是2/3,1/3;三个火枪手则得出了一个有些荒谬的,用文字描述就是“甲和乙合作起来压榨丙”的结果,但这个结果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这十几年来,中美打得不可开交,但合起来一共拿走了全世界经济增长的80%。
…….
如果说创立《规则论》有什么目的,那就是让自己看清这个世界。这个理论让我更好的认识了世界,也对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变得更好有了一些自认为正确的理念,也让我的人生,不再是那种无意义,无休止的为生存忙碌。
虽然写这个东西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但回报已经过分的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