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2018.9.6(142)
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 正道教育伙伴如是说:这辈子只想一心一意做好教育这件事,依据《天钟教育》导师的指引,努力成长为这样的老师。
有道德。《天钟教育对于老师的十条训诫》:
一者,老师不得收礼,世间种种,但属不为继命所需,纳为己用即犯此律。
二者,老师不得于校外与家长共聚饮食,上至酒楼餐馆,下至糕点茶水,若非自备即犯此律。
三者,老师不得居学生住宅,不得受学生或家长所供住处,唯学校或教学处不犯此律。
四者,若非教学所需,老师不得用旁人之物,乃至针线纸屑,以自净自律常为警钟。
五者,若非道、非学、非正行之事,不得与家长对话交流,以静思虑常为警钟。
六者,老师当长居无争之处,息事而宁人,善能了断恩怨,善养浩然之气。
七者,世间流言,不作轻信,不论是非,不以讹传讹,善能遮止流言蜚语。
八者,专务正道,以学为本,不讲养生,不谈宗教,不说鬼神,不练气功,不务竞争,不贪美食,不搞旅游,不迷娱乐,一心为学而做好世间事。
九者,老师以素为雅,以陋为贵,以谦逊为呼,以不惊为吸,以平和为教法,以孤静为日常,以脱俗为结缘绳,以不动声色为锋芒。
十者,老师以自新为教鞭,日日自新,时时自新,过往如尘埃般万千意识,认知,情绪,忆念,都能放下,于处处,于人人,平等无别。
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所谓宝,可不是装饰品,而是实实在在能够使用的东西。《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老师树立了教育的目标,对此有坚定的信心,决定这辈子就安心做教育,绝不违背自己的教育信仰,这就算是知止了。知止之后他自然就很定的,因为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外界信息打乱……定下来之后,生活也好,教育也罢,都是很平静很平静的,静下来了,就能贴近万物的真理了。
敢于作为。教育是对自身、对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的一种关怀,在达到其最终极的目标之前,必然是有相可取的?老师就是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老师在教育上一定要敢于作为,但是所有的作为都要围绕一个清晰的终极目标来执行……
一个完整的教育,既要需要感化,也需要教化;既需要文化,也需要武化;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慈悲;既需要强硬,也需要柔软;单方面的方法就像断臂的人一样,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不能有效的达到教育的目的的。
永远走在正道路上,自立自信而自在!